[实用新型]一种钢化炉加热炉体内的循环热出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2831.4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1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兴三维玻璃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040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向 本实用新型 挡风板 加热炉 出风装置 进风机构 送风机构 钢化炉 循环热 钢化玻璃 体内 玻璃输送装置 加工技术领域 资源利用率 对称设置 加热方式 热量流失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化炉加热炉体内的循环热出风装置,涉及钢化玻璃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送风机构,进风机构,侧向挡风板,侧向挡风板之间设置玻璃输送装置,送风机构与进风机构成套对称设置在侧向挡风板两端。通过本实用新型,使其对空气的加热方式得到改变从而减少热量流失,使热量可以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使生产方式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化炉加热炉体内的循环热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化炉是一种将普通玻璃加工成钢化玻璃的装置。现有钢化炉加热炉体的热出风口设置在加热炉体的两侧,对空气的加热方式单一,且热量流失大,不能循环使用,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成本升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其加热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满足钢化玻璃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对空气的加热方式与送风装置的结构,减少热量流失,使热量可以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使生产方式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化炉加热炉体内的循环热出风装置,包括送风机构,进风机构,侧向挡风板,所述送风机构安装在进风机构顶端中部,所述侧向挡风板安装在进风机构两侧;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石墨烯板,磁吸扣,送风口,阻风板,铁片,送风管,所述石墨烯板安装在送风口的底部,所述磁吸扣安装在送风口的两侧内,所述送风口设置在阻风板顶部,所述阻风板两侧外对应磁吸扣设置铁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风机构包括进风口,集风箱,电热丝,环形活扣,进风管,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送风口底端的两侧,所述集风箱底部内侧设置在有电热丝,所述环形活扣设置在电热丝底部,所述进风管设置在集风箱底部外侧,所述送风管设置在集风箱底部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送风口与阻风板用磁吸扣和铁片连接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石墨烯板上开有便于气体流动的长方孔和腰型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送风口与石墨烯板为条形结构,所述送风口与石墨烯板成对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送风口与石墨烯板设置两条及以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条及以上的送风口与石墨烯板平行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送风机构与进风机构成套设置,所述送风机构与进风机构对称设置在侧向挡风板两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集风箱,所述集风箱在对空气进行加热时,所述电热丝铺设在集风箱内侧,使所述电热丝与进入集风箱的空气充分接触,缩短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效果,所述集风箱能够在加热状态时为,为所述电热丝提供密封环境,所述送风口上设置石墨烯板,所述石墨烯板能够在阻风板展开时,使所述电热丝所散发的热量得以保存,从而使热量可以更好的保存在装置内,改进了对空气的加热方式,从而减少热量的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兴三维玻璃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兴三维玻璃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2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修磨功能的玻璃钢化炉
- 下一篇:一种钢化炉加热炉体内的底部热出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