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3036.7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雁东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6 | 分类号: | H02H9/06 |
代理公司: | 33217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项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模块 输出端接地 输入端连接 用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 电源输出 雷击 电子技术领域 防雷保护装置 输出端连接 差模干扰 紧固螺栓 连接不良 连接电阻 脉冲能量 用电装置 地连接 接地线 连接点 输出端 防雷 共模 雷电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包括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L、N端,第一输出端连接用电设备,第二输出端接地的第一防雷模块,输入端连接在电源输出L、N端,输出端接地的第二防雷模块,输入端连接在第一防雷模块输出端,输出端接地的第三防雷模块。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以下效果:1.雷击产生的能量经过第一防雷模块、第二防雷模块以及第三防雷模块,可大大降低雷击而产生的巨大脉冲能量的损害,从而起到保护用电设备,而且杜绝了雷电对用电设备的共模和差模干扰;2.紧固螺栓能够有效将用电装置与地连接,避免接地线没有连接,或连接不良,或连接点连接电阻过大而导致防雷失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户外空旷且较高位置的用电设备,当遇雷雨天气出现的高峰时期极容易会遭到雷电击打损坏,预防遭受雷电击打就成为了保护LED路灯灯具个部件器件的必要工作。
为防范出现雷击事故,现有的防雷保护方法有:
1.防雷等电位连接
为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用过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也要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各个局部等电位连接处要互相连接,最后与主本体等电位处相连;
2.外部防雷与内部防雷相结合
现在一般的用电设备外部都是导体材料,本身就相当于一个避雷针,在设计上必须安装引下线和地网,这些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内部防雷系统是指用电设备内部通过接地、设置电压保护等方式对设备进行保护。该系统可防止感应雷和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侵入,造成电源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上述两种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雷保护的作用,但是并不能迅速释放可破坏设备的大能量到大地,其残留的能量依然能够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可使雷击能量残压降至最低,确保用电设备安全工作。
一种防雷保护装置,包括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L、N端,第一输出端连接用电设备,第二输出端接地的第一防雷模块,还包括:
输入端连接在电源输出L、N端,输出端接地的第二防雷模块,所述第二防雷模块包括保险丝FUSE1、差模压敏电阻MOV1、共模压敏电阻MOV2、MOV3以及气体放电管GDT1,所述保险丝FUSE1串联连接在电源输出L端,所述差模压敏电阻MOV1一端连接保险丝FUSE1,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出N端,所述共模压敏电阻MOV2一端连接保险丝FUSE1,另一端连接气体放电管GDT1的一端,所述气体放电管GDT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出PE端,所述共模压敏电阻MOV3一端连接电源输出N端,另一端连接气体放电管GDT1的一端;
输入端连接在第一防雷模块输出端,输出端接地的第三防雷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防雷模块包括:差模压敏电阻MOV4,所述差模压敏电阻MOV4与差模压敏电阻MOV1并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防雷模块包括:保险丝FUSE2、共模压敏电阻MOV5、MOV6以及气体放电管GDT2,所述保险丝FUSE2串联连接在第一防雷模块正输出端DC+,所述共模压敏电阻MOV5一端连接保险丝FUSE2,另一端连接气体放电管GDT2的一端以及共模压敏电阻MOV6的一端,所述气体放电管GDT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输出PE端,所述共模压敏电阻MOV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防雷模块负输出端DC-。
优选地,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用电设备的壳体与地连接。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雁东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杭州鸿雁东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3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机架式电源分配单元PDU
- 下一篇:射频信号与直流电源合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