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3299.8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恒扬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42;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施建勇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轴平台 取瓶机构 导架 滑台 吸盘 取瓶机械手 瓶胚 本实用新型 自动化生产 软管连接 不良率 塑料瓶 液压杆 注塑机 铰接 气泵 紧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涉及塑料瓶生产领域,包括三轴平台和取瓶机构,所述三轴平台上包括有第一滑台、第二滑台以及第三滑台,所述第三滑台上安装有导架,所述导架的顶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导架的底部与取瓶机构铰接,所述取瓶机构上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通过软管连接有气泵。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利用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用于瓶胚注塑机的取瓶工作,实现自动化生产,有利于减少瓶胚不良率,并且设备紧凑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
背景技术
瓶胚注塑机是用于注塑瓶胚的专用设备,注塑出来的瓶胚通过进一步的吹塑加工可得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瓶。现有技术中,瓶胚注塑完毕后,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取瓶,一种是由注塑机自动脱模,在脱模的底部加设接收台,瓶胚自动掉落在接收台上;另外一种是,利用瓶胚注塑机的横向平行空间,设置一组机械手,当瓶胚注塑完毕之后,直接机械取瓶,并水平输出到下一工序的加工工位或者传送带上。
综上所述,第一种方法,虽然比较方便快捷而且减少设备投入,但是,在自动脱模中,掉落的瓶胚容易被灰尘污染,并且受到损伤,影响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是该种方法,需要人工定时运送瓶胚;第二种方法,虽然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但是设备占地面积大,不利于车间规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包括三轴平台和取瓶机构,所述三轴平台上包括有第一滑台、第二滑台以及第三滑台,所述第三滑台上安装有导架,所述导架的顶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导架的底部与取瓶机构铰接,所述取瓶机构上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通过软管连接有气泵。
上述的一种基于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中,所述三轴平台还包括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一滑座通过丝杠与第二滑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台与第一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座通过丝杠与第一滑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座与第三滑台固定连接。
前述的一种基于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中,所述取瓶机构包括有骨架和载架,所述骨架与载架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吸盘通过卡块固定安装在载架的侧壁上。
前述的一种基于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中,所述吸盘包括有导管以及连接管,所述导管为喇叭口结构,所述连接管为密封的弹簧管结构,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管口上。
前述的一种基于三轴平台的取瓶机械手中,所述导架与取瓶机构的铰接处设置有转轴以及电机,所述取瓶机构上水平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旋转曲面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的三轴平台设计出针对瓶胚注塑机的取瓶机械手,该机械手在取瓶阶段可旋转至垂直状态与注塑模具对接,并利用负压吸附原理提取瓶胚;在放瓶阶段,可旋转至水平状态,与传送平台对接,工序流畅,对瓶胚不会造成损伤,并且,该设备利用注塑机上部空间,直接从顶部进入注塑机内取瓶,减少干扰,也减少注塑机内部与外界的接触空间,设备整体而言占地面积小,符合自动化生产车间的规划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取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取瓶阶段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放瓶阶段示意图。
图中:1-三轴平台;2-第一滑座;3-第三滑台;31-第二滑座;4-气泵;5-第一滑台;6-取瓶机构;7-软管;8-导架;11-转轴;12-驱动电机;13-梁架;14-第二滑台;15-载架;16-安装支架;17-导管;18-连接管;19-吸盘;20-骨架;21-瓶胚注塑机;22-传送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恒扬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恒扬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32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