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科护理吸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5195.0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5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贺怀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怀莹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新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圆孔 橡皮管 支撑板 吸痰装置 上端 承接管 呼吸科 橡胶塞 台形 导管外缘 方便卫生 螺纹连接 内部连通 左右两侧 积液管 可插入 使用性 通气孔 同轴线 下表面 小口端 圆台形 竖直 吸痰 下端 垂直 护理 医护 感染 | ||
呼吸科护理吸痰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呼吸科吸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够方便卫生,容易感染医护人员,并且在吸痰结束时容易回流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导管,导管上侧开设有竖直方向的圆孔,导管外缘面上设有与圆孔同轴线的橡皮管,橡皮管的内径大于圆孔的直径,橡皮管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可插入圆孔的橡胶塞,橡胶塞呈圆台形且上端粗下端细,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通气孔,导管的下侧设有与其垂直且内部连通的承接管,承接管的下侧经螺纹连接有积液管,导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第一台形管,两个第一台形管的小口端相对;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呼吸科护理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使用的吸痰管需要将硬质的小盖子盖住吸引孔道,这样才能产生负压,正常作业,但是,医护人员单手很难将塑料盖子打开或盖上,临床上很多时候都是医护人员直接将拇指堵住孔道,来控制负压。很多时候患者的痰液会经孔道污染到护士的手。而为了节约成本,吸痰包里往往只有一只手套,医护人员为了降低科室耗材或急危时刻抢救来不及想自己,宁愿冒着被污染的风险操作。而又没有及时洗手进行下一个操作,变成了细菌的携带者,并且在抽吸痰液结束的时候,吸痰管内残留的液体容易回流,使的整个装置在作业的过程中不够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呼吸科护理吸痰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呼吸科吸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够方便卫生,容易感染医护人员,并且在吸痰结束时容易回流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导管,导管上侧开设有竖直方向的圆孔,导管外缘面上设有与圆孔同轴线的橡皮管,橡皮管的内径大于圆孔的直径,橡皮管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可插入圆孔的橡胶塞,橡胶塞呈圆台形且上端粗下端细,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通气孔,导管的下侧设有与其垂直且内部连通的承接管,承接管的下侧经螺纹连接有积液管,导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第一台形管,两个第一台形管的小口端相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橡胶塞的设计有效的把医护人员的手和吸痰装置的内部隔离开,使医护人员控制吸痰装置的工作和结束更加方便且卫生,有效的避免了痰液污染手指成为细菌携带者的问题,并且导管内的第一台形管能够有效的预防痰液的回流问题,使整个装置的操作过程更加方便并且卫生,有效的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橡皮垫、支撑板和推柄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全剖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导管1,导管1上侧开设有竖直方向的圆孔2,导管1外缘面上设有与圆孔2同轴线的橡皮管3,橡皮管3的内径大于圆孔2的直径,橡皮管3的上端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下表面设有可插入圆孔2的橡胶塞5,橡胶塞5呈圆台形且上端粗下端细,支撑板4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分布的通气孔6,导管1的下侧设有与其垂直且内部连通的承接管7,承接管7的下侧经螺纹连接有积液管9,导管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内部的第一台形管10,两个第一台形管10的小口端相对。
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塞紧圆孔2,所述的支撑板4上设有圆柱形的推柄11。
为了实现负压抽吸功能,所述的导管1的一端紧密连接有负压管12,负压管12的另一端设有负压室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怀莹,未经贺怀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5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紧组件及引流装置
- 下一篇: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