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手术用无瘤环扎标本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5345.8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4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孔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伟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50217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成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杆 本实用新型 妇科腹腔镜手术 医疗器械技术 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癌 袋口密封 局部种植 密封袋口 肿瘤细胞 转动连接 标本袋 宫颈癌 可扣合 收口绳 预后 袋体 环扎 无瘤 复发 泄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腹腔镜手术用无瘤环扎标本袋,包括条状的可扣合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转动连接,第一夹持杆上连接有袋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收紧收口绳密封袋口,会导致袋口密封不牢出现组织泄露的问题,进而解决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宫颈癌以及子宫内膜癌病例中肿瘤细胞脱落导致局部种植、引起局部复发、影响患者预后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腹腔镜手术用无瘤环扎标本袋。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小切口完成的微创手术,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在胸外科、普外科、肝胆科以及妇科等手术领域。
在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恶性肿瘤组织时,为了避免在体内残留碎块组织,避免癌细胞扩散种植,需要将切除后的标本组织装入标本袋,然后收紧标本袋袋口,将标本袋连同标本组织从腹腔内取出。
现有的标本袋多是通过医护人员从直径仅为1㎝的手术切口送入腹腔,标本袋通过设置在袋口的收口绳来收紧袋口,但是通过拉紧收口绳无法保证袋口始终处于密封状态,在取出标本袋的过程中,收口绳极易发生松脱,从而导致袋口密封不牢,进而导致标本袋内的标本组织泄露。
2018年10月3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两篇研究,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腹部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开放性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微创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的治疗预后并没有优势,反而复发率更高,还增加死亡风险。分析其中原因,目前有专家共识认为,腹腔镜宫颈癌手术中,游离宫旁结构后切断阴道壁时,肿瘤标本的掉落、局部肿瘤种植是术后复发、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标本袋进行手术,袋口密封不牢,无法达到闭合式阴道切除的目的,其复发率和手术风险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腹腔镜手术用无瘤环扎标本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收口绳密封袋口,会导致袋口密封不牢出现标本组织泄露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腹腔镜手术用无瘤环扎标本袋,包括条状的可扣合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转动连接,第一夹持杆上可拆卸连接有袋体。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袋体用于包裹和盛装标本组织,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用于夹紧袋体的袋口,由此密封袋体。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设置成材质较硬的条状,便于将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从手术切口(腹腔镜1cm穿刺通道)塞入患者腹腔。袋体与第一夹持杆连接,使用时将袋体缠绕在第一夹持杆上,由此可以将袋体一同送入患者腹腔,操作方便;袋体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夹持杆上,使得本装置可拆分为夹持杆以及袋体两部分。在宫颈癌手术中,也可单纯选择夹持杆送入腹腔,用于夹闭阴道前后壁,本方案不管是单纯选择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夹闭阴道前后壁,还是利用袋体套设肿瘤组织,均可以避免离断时宫颈肿瘤细胞掉落,从而达到闭合式阴道切除的目的。
进一步,第一夹持杆上可拆卸设置有可收缩的用于撑开袋体的袋口的撑开结构。撑开结构用于在腹腔内撑开袋体的袋口,与人工撑开相比操作简单;撑开结构设置成可伸缩的结构,送入腹腔时可将撑开结构收缩,便于将其送入腹腔。
进一步,撑开结构包括定型框,定型框包括四根定型杆,定型杆与袋体的袋口连接,相邻两根定型杆之间相互铰接,其中一个铰接点位于第一夹持杆上。四边相互铰接的定型框能够自由展开和收缩,送入腹腔时,可将定型框收缩呈条状,然后将袋体缠绕在第一夹持杆上,如此便于将袋体、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送入腹腔。送入腹腔后,医生解开袋体,拉开定型框,即可使得定型框展开,由此撑开袋体的袋口。
进一步,第一夹持杆自由端设置有卡合件,第二夹持杆上设置有与卡合件配合的卡合配合件。通过和卡合件和卡合配合件相互配合卡合,使得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扣合,从而夹紧袋体及阴道前后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伟,未经孔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5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染科标本采集盒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羊水取样保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