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7291.9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9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朱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万博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8 | 分类号: | F02M37/08;F02M37/32;F04D13/06;F04D29/0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李丽平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区 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 后盖 出油口处 进油通道 进油口 燃油泵 壳体 前盖 圆形过滤孔 对称设置 防漏组件 壳体内部 两端设置 安置腔 出油口 供油管 扇形状 圆心角 过滤 体内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置腔,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前盖和后盖,所述后盖处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前盖处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向壳体内部形成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内设置有防漏组件,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形成有第一过滤区以及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一过滤区为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状过滤区,所述第一过滤区对称设置在过滤网的上方与下方,所述第一过滤区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二过滤区为圆形过滤孔。本实用新型在出油口处设置过滤网,保证进入供油管内的燃油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泵。
背景技术
燃油泵是汽车配件行业的专业术语。是电喷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之一,位于车辆油箱内部,燃油泵在启动和发动机运转时工作,其作用是把燃油从燃油箱中吸出、加压后输送到供油管中,和燃油压力调节器配合建立一定的燃油压力。
现有的燃油泵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而且不具备过滤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油泵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燃油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安置腔,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前盖和后盖,所述后盖处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前盖处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向壳体内部形成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内设置有防漏组件,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形成有第一过滤区以及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一过滤区为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状过滤区,所述第一过滤区对称设置在过滤网的上方与下方,所述第一过滤区之间形成第二过滤区,所述第二过滤区为圆形过滤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出油口处设置了过滤网,对经过燃油泵吸收之后的燃油进行过滤,去除燃油的杂质,保证燃油进入到后续的供油管中的质量,提高燃油的效率,并且设置了防漏组件放置燃油的渗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油通道包括前端通道与后端通道,所述前端通道的直径小于后端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漏组件包括钢球、弹簧、固定块以及滑移杆,所述钢球设置在所述前端通道与后端通道的连接处,所述钢球堵住该连接处,所述滑移杆穿过固定块设置且能够在所述固定块上下滑移,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滑移杆上,所述钢球连接在所述滑移杆的顶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油通道内设置通过钢球、弹簧、固定块、滑移杆之间的联动实现防漏功能,当油压变大时作用于钢球,压缩弹簧和滑移杆,使得前端通道和后端通道联通,使得燃油进入到安置腔内,油压变小之后,弹簧的复位作用实现封闭,提高了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安置腔内设置有叶轮、叶轮盖以及碳刷架,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叶轮盖和前盖之间,所述叶轮的中心设置有叶轮轴,所述叶轮轴沿后盖方向延伸至碳刷架下方,所述叶轮轴上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外侧设置有定子,所述转子与定子相对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对燃油泵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布局合理,实现了燃油泵的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叶轮轴上设置有前端轴承以及后端轴承,所述前端轴承设置在碳刷架与叶轮轴之间,所述后端轴承设置在叶轮盖与叶轮轴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了轴承,一方面对叶轮轴进行支撑作用,另外一方面限制叶轮轴在径向和轴向方向上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为铝制壳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采用铝制壳体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隔绝燃油泵在工作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叶轮的材料为聚苯硫醚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叶轮采用聚苯硫醚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后盖为塑料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万博汽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万博汽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7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