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下料用推送料扶平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8245.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0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向东;张爱忠;朗雪晶;王晨瑞;闫友谊;李佳;闫海平;秦文君;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王庄煤矿 |
主分类号: | B23D33/02 | 分类号: | B23D33/02;B23P23/02;B21D4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4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杆 下料 联合冲剪机 侧杆 垂直连接 连接耳 连接杆 平架 推送 底座 本实用新型 附属设备 阶梯布置 冲剪机 剪切刀 托辊轮 自由端 耗时 平行 | ||
一种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下料用推送料扶平架,属于冲剪机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下料过程耗时效率低以及精度差的问题,包括由四个侧杆连接而成的矩形的底座,底座的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上分别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立杆,立杆与侧杆垂直连接,立杆的自由端呈与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的剪切刀孔对应的阶梯布置,位于同一侧杆上的相邻的立杆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立杆垂直连接,设有立杆的侧杆底部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耳,连接耳之间设有托辊轮。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下料速度,提高了下料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剪机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下料用推送料扶平架。
背景技术
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是车间锻铆班下料作业常用设备,可剪切圆钢、扁钢、角钢、方钢等多种材料。操作时每下一次材料就需要人工扶住往里面推送一次原料,批量作业时,操作非常麻烦费工,需用几名员工在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一侧,人工用手抬起使用的各种原材料,送入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里面进行下料,员工在工作中劳动强度较大,消耗时间长、工效低,且尺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下料精度低,严重时甚至影响下道工序加工,也给安全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下料过程耗时效率低以及精度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下料用推送料扶平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下料用推送料扶平架,包括由四个侧杆连接而成的矩形的底座,底座的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上分别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立杆,立杆与侧杆垂直连接,立杆的自由端呈与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的剪切刀孔对应的阶梯布置,位于同一侧杆上的相邻的立杆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立杆垂直连接,设有立杆的侧杆底部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耳,连接耳之间设有托辊轮。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立杆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距离立杆的自由端的距离为10~15cm,便于搁置待加工的加工料。
进一步地,位于不同侧杆上相对的立杆之间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立杆垂直连接,可以起到稳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分别位于侧杆两端的对应的立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 使用本实用新型下料时,无需人工扶平,减轻了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3. 推送进料时,通过托辊轮的滚动即可完成,减轻了劳动强度。
4.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支撑,可完成不同需要的下料,提高了下料速度,提高了下料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侧杆;2-立杆;3-连接杆;4-连接耳;5-托辊轮;6-固定杆;7-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8-原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下料用推送料扶平架,包括由四个侧杆1连接而成的矩形的底座,底座的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杆1上分别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立杆2,立杆2与侧杆1垂直连接,立杆2的自由端呈与剪板刀纵放联合冲剪机的剪切刀孔对应的阶梯布置,位于同一侧杆1上的相邻的立杆2之间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与立杆2垂直连接,设有立杆2的侧杆1底部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耳4,连接耳4之间设有托辊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王庄煤矿,未经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王庄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8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