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手术室内的裸眼3D人眼追踪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8841.9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8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新;胡彦锋;何雨桐;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杏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302 | 分类号: | H04N13/302;H04N13/366;H04N1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1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区域 主刀医生 双眼位置 人眼追踪 祼眼 双眼 追踪 医疗设备领域 本实用新型 裸眼3D屏幕 室内 调整模块 控制模块 目标追踪 判断模块 双眼瞳孔 光栅 裸眼3D 偏转角 移动 腔镜 应用 图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手术室内的祼眼3D人眼追踪设备,属于医疗设备领域,通过控制模块和人眼追踪模块,在众多医务人员中确定目标追踪对象并进行人眼追踪;理想可视区域判断模块、理想可视区域调整模块和3D图像合成模块,对主刀医生移动中的双眼进行追踪获得主刀医生双眼瞳孔之间的距离和双眼至裸眼3D屏幕中心的距离,获得双眼位置信息来判断理想可视区域是否落入主刀医生的双眼位置处,若未落入理想可视区域,则通过调节光栅的偏转角来移动理想可视区域的位置,使理想可视区域落入主刀医生的双眼位置处,然后再将主刀医生的双眼位置信息和从腔镜获得的病人的图像进行合成为3D图像信息,最后通过祼眼3D显示屏将3D图像呈现出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术室内的裸眼3D人眼追踪设备。
背景技术
裸眼3D技术是根据人眼的视差来实现的,即人的左眼和右眼在观察同一个目标时会有图像上的差异,左眼看到的影像跟右眼看到的影像在大脑里合成就成为我们看到的3D内容。由此,通过在屏幕上做一些处理,将存在视差的图像分别映射到人的左眼和右眼,人看起来就是3D影像了裸眼3D技术是根据人眼的视差来实现的,即人的左眼和右眼在观察同一个目标时会有图像上的差异,左眼看到的影像跟右眼看到的影像在大脑里合成就成为我们看到的3D内容。由此,通过在屏幕上做一些处理,将存在视差的图像分别映射到人的左眼和右眼,人看起来就是3D影像了。
裸眼3D应用于手术中还未普及,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手术室中,除了主刀医生外,还有其它同事等人员,如何从众多戴口罩戴帽子服装一致的医务人员当中捕捉到要进行人眼追踪的目标;此外,在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的头部是具有移动的,如何在头部移动的情况下,依然使从病人处获取的图像清晰地通过显示屏呈现出来,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裸眼3D技术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于临床手术,为此科技部推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胃癌腔镜手术精准规划和实时导航的解决方案研究》2017YFC0108300,推进裸眼3D技术落地应用。
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应用于手术室内的裸眼3D人眼追踪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手术室内的裸眼3D人眼追踪设备,可以在手术室内从众多戴口罩戴帽子服装一致的医务人员中通过标签信息捕捉到要进行人眼追踪的目标对象,并且在主刀医生头部移动的情况下,也能无延时的捕捉腔镜画面,清晰地通过裸眼3D显示屏呈现出来进行手术,避免了由于主刀医生戴口罩和帽子无法识别定位的问题,比传统的人脸面部识别定位方法或技术更加适应于医疗手术间的特殊场景,使裸眼3D技术可以大规模地推广应用于临床手术。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手术室内的裸眼3D人眼追踪设备,包括:腔镜,所述腔镜用于获取病人身体内部的图像信息;
裸眼3D显示屏,设有3D图像合成模块及图像显示模块,所述3D图像合成模块将从所述人眼追踪识别模块处获取的人眼追踪对象的人眼信息和从所述腔镜获取的图像信息合成为3D图像信息,图像显示模块将所述3D图像信息进行显示,呈现出3D图像;
主机,主机内设有人眼追踪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摄像头获取的标签信息确定人眼追踪对象,并将人眼信息发送给所述人眼追踪识别模块,所述人眼追踪识别模块对人眼追踪对象的双眼进行追踪,并将所述人眼追踪对象的人眼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传递给3D图像合成模块;
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内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标签与人眼信息;
系统运行监视屏,所述系统运行监视屏与所述主机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杏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杏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8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