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9510.7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1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军;李昊;易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军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61213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沥青 水泥改性 增强混凝土层 路面结构 粘结层 碎石 沥青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 粘层 基层 混凝土基层材料 沥青混凝土面层 承载能力 剪切破坏 路面养护 抗剪切 面层 断裂 路基 铺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面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路基上的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碎石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层;碎石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通过乳化沥青粘层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碎石粘结层、乳化沥青粘层和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总厚度远小于现有路面结构中的面层和基层厚度,其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弯拉强度可达38MPa,使得路面结构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基层材料厚度为2cm~15cm时,仍能保证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基层的高弯拉强度,大大提高了基层的抗剪切破坏能力,从而保证了路面不易发生剪切破坏或断裂破坏,减少了后期的路面养护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防止公路道路病害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道路工程尤其是对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中面层趋于多层化,路面越修越厚,面层的厚度已经发展到18cm~25cm,基层和底基层的总厚度发展到了40cm~75cm厚。但是公路道路病害问题并没有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横向裂纹,断裂,沉陷,坑槽,拥包等病害,由此可见,路面病害并没有随着路面越修越厚而完全解决。反而通过路面多层化,造成路面成本越来越高,大量成本浪费的同时也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因此,提出一种路面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路面结构,通过设置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碎石粘结层、乳化沥青粘层和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总厚度远小于现有路面结构中的面层和基层厚度,不仅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还节省了原料成本和施工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其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弯拉强度可达38MPa,使得路面结构中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基层材料厚度为2cm~15cm时,仍能保证基层的承载能力,同时基层的高弯拉强度,大大提高了基层的抗剪切破坏能力,从而保证了路面不易发生剪切破坏或断裂破坏,减少了后期的路面养护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路基上的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碎石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碎石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之间通过乳化沥青粘层连接;
所述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为由集料、凝胶材料、外加剂和水拌和而成的基层,所述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为0.5cm~10cm,所述碎石粘结层的厚度为1cm,所述碎石粘结层中的碎石为瓜米石,所述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cm~15cm。
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为石屑、废弃混凝土、砂和玻璃渣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材料包括乳化沥青、水泥、石灰石粉、煤矸石粉、硅灰、粉煤灰、矿渣粉、石英粉、钢渣粉和钢纤维,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13mm~18mm,所述钢纤维的直径为φ0.18mm~φ0.3mm,所述钢纤维的弯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
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早强剂。
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改性乳化沥青增强混凝土层的弯拉强度为4MPa~38MPa。
上述的一种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瓜米石的粒径为φ5mm~φ1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军,未经李晓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9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砂石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滑良好的道路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