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芽段甘蔗种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9847.8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5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黎波;李孟洪;吴英满;张坚敏;杨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双高农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49/04;A01C14/00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德利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轮 分土板 传动介质 地轮 动轮 甘蔗种植机 分行器 开沟犁 蔗板 隔板 本实用新型 等间隔固定 传动连接 隔板横向 旋耕装置 转动安装 芽段 蔗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芽段甘蔗种植机,包括机架、旋耕装置以及摆种装置,摆种装置包括开沟犁、分行器、摆种机构以及地轮,分行器包括左分土板和右分土板,左分土板与右分土板之间设有摆种机构,摆种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扶蔗板、隔板以及环形的传动介质,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以及第三传动轮上安装有传动介质,地轮转动安装于机架上,地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若干隔板横向且等间隔固定设置于传动介质上,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前侧设有安装于开沟犁尾部的扶蔗板,可以解决传统甘蔗种植机连续放种造成摆种不均匀和蔗种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甘蔗种植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芽段甘蔗种植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机械甘蔗种植中,主要有四种选用甘蔗种模式,一是采用全径种种植或尾径种种植,二是选用培育好的组培苗,三是选用经过挑选药液处理过的单芽径种,四是选用经过挑选药液处理过的双芽径种。
通过传统的双芽甘蔗种植机种植甘蔗存在以下缺陷:1、甘蔗种未能经挑选和药液处理导致出苗率不高。2、为了保证出苗率传统的甘蔗种植机都是大量连续放种,蔗种浪费过多。3、传统的甘蔗种植机不利于蔗种工厂化、蔗种规范化、蔗种优选优育,不利于精准农业的发展。 4、传统种植机粗放式的种植造成大量浪费且容易形成断垄,密集型种植导致光照通风不足,最终使甘蔗长势不良。5、传统密集型种植粗放式不利于后续的中耕培土、田间管理、收割等工作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芽段甘蔗种植机,以解决传统甘蔗种植机连续放种造成摆种不均匀和蔗种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芽段甘蔗种植机,包括机架、旋耕装置以及摆种装置,所述旋耕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前部,所述旋耕装置包括旋耕刀轴和旋耕刀,若干所述旋耕刀安装于所述旋耕刀轴上;所述摆种装置包括开沟犁、分行器、摆种机构以及地轮,所述分行器包括左分土板和右分土板,所述左分土板与所述右分土板并排固定设于所述开沟犁后部,所述左分土板与所述右分土板之间设有所述摆种机构,所述摆种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扶蔗板、隔板以及以及环形的传动介质,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分行器的前部,所述第二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下方,所述第三传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分行器后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上方,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以及第三传动轮上安装有所述传动介质,所述地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地轮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若干所述隔板横向且等间隔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介质上,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前侧设有安装于所述开沟犁尾部的所述扶蔗板,所述扶蔗板与所述传动介质之间形成甘蔗种输送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扶蔗板的上部向后弯曲后与所述传动介质的顶部平行。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机架侧左右2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摆种装置,所述机架上于所述摆种装置的侧部设有搁种板。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施肥装置,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药桶、输肥管、电磁阀、控制器以及步距传感器,所述药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旋耕装置上方,所述输肥管一端连接所述药桶且另一端通入所述分行器内部,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所述输肥管上,所述步距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地轮上,所述步距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横向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地轮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双高农机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双高农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9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