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拳击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0172.9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吕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清华 |
主分类号: | A63B69/20 | 分类号: | A63B69/20;A63B69/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拳击球 底座 铁柱 本实用新型 拳击训练 弹出 驱动 弹出机构 复位组件 金属移动 前后移动 驱动外壳 上下移动 升降机构 通电线圈 线圈通电 线圈移动 线圈组件 向前移动 连接铁 线圈环 复位 固设 壳体 吸引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拳击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外壳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个拳击球机构,所述拳击球机构包括固设于外壳内的壳体、可前后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的拳击球、用于驱动拳击球向前移动的线圈组件以及用于复位拳击球的复位组件。本实用新型利用通电线圈能吸引金属移动的原理,在拳击球上连接铁柱,将线圈环设于铁柱一侧,当线圈通电具有磁性时,吸引铁柱向线圈移动,进而驱动拳击球弹出,仅使用线圈和铁柱就能实现拳击球的弹出,相比现有的拳击球弹出机构,结构更加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拳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拳击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娱乐健身如:跑步、练太极、体能训练、体型训练等作为一种休闲运动方式更加受到青睐,而更多的青少年喜好拳击或博击项目。但目前现有的这些拳击训练所使用的辅助器械都是一些固定式的,比如吊式沙袋、立式沙袋及没有动能的速度球等简单器械,这些器械无法很好的训练拳击者的速度、力量、反应能力、移动步伐及出拳的时机和准确性,并且,即使市场上出现了具备拳击球弹出功能的拳击设备,但其使用的驱动机构也是诸如气缸或者电磁阀这类部件,导致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售价贵,不具有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采用线圈来驱动拳击球弹出,结构简单的拳击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种方案是:一种拳击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外壳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外壳上设有至少一个拳击球机构,所述拳击球机构包括固设于外壳内的壳体、可前后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的拳击球、用于驱动拳击球向前移动的线圈组件以及用于复位拳击球的复位组件。
进一步地,为了提供腿法击打训练,提高拳击训练效果;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个拳击球机构。
进一步地,为了驱动拳击球前后移动模拟拳击效果;所述拳击球包括支架和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于支架的前侧,所述支架可前后移动的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线圈组件包括连接于支架后侧的铁柱以及环设于铁柱外周的线圈,所述线圈固设于壳体内且所述铁柱位于线圈的后侧以便线圈得电后吸引铁柱向前移动进而驱动拳击球向前移动,所述复位组件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前端与铁柱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后端与壳体的后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限位支架向前向后的运动距离,以免支架脱出前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可前后移动的安装在前壳体内;所述支架呈前侧轴径小于后侧轴径的阶梯轴结构,所述前壳体呈前侧孔径小于后侧孔径的阶梯孔结构以便与支架配合限位支架向前移动;所述后壳体的前侧设有用于限位支架向后移动的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上设有用于活动穿设铁柱的活动孔,所述线圈固设于后壳体内。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支架前后移动时对前壳体内壁面造成磨损;所述前壳体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用于与支架滚动接触防止支架与前壳体摩擦的滚珠组件。
进一步地,为了测量拳击力量,并将拳击力量以数值方式显示出来;所述拳击训练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采集拳击数据并将拳击数据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显示拳击数据;所述前盖板上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前盖板上且压力传感器的前端面与缓冲板的前侧面齐平以便支架向后移动时撞击在压力传感器上。
进一步地,为了在拳击球被拳击后控制线圈断电,以便复位弹簧将拳击球拉回;所述控制器与线圈电连接以便控制线圈工作,所述后壳体上还设有当拳击球受拳击时用于采集铁柱位移信息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铁柱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以便控制器控制线圈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清华,未经吕清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01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