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130416.3 申请日: 2019-01-25
公开(公告)号: CN209907525U 公开(公告)日: 2020-01-07
发明(设计)人: 王宏杰;董文艺;王茜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主分类号: E03F3/02 分类号: E03F3/02;E03F5/14;E03F5/10;E01C11/22
代理公司: 44451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罗志伟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沉淀池 城市道路雨水 溢流井 滞留 蓄水池 本实用新型 抽水装置 城市道路 连通 城市道路路面 蓄水功能 重要意义 净化 进水口 除污 渗管 削峰 海绵
【说明书】: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城市道路旁设有生物滞留带,该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包括设在城市道路路面下方的蓄水池、设置在生物滞留带下方的沉淀池和抽水装置,所述蓄水池与沉淀池连通,所述生物滞留带中设有溢流井,所述生物滞留带的内部、溢流井分别通过渗管与沉淀池连接,所述溢流井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抽水装置的进水口与蓄水池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对城市道路雨水削峰除污,增强了海绵型城市道路蓄水功能,对于减轻城市内涝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净化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为减轻城市内涝及雨水径流污染问题,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即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合理地控制降在我们城市下垫面上的雨水径流,使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做到雨水“渗”、“滞”、“蓄”、“净”、“用”、“排”,即通过土壤来渗透雨水,涵养地下水,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实现雨水错峰和调蓄,净化和利用雨水,减轻内涝及水体黑臭。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手段,它是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其核心是通过源头、分散式的措施实现城市径流污染和总量管理,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

现状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手段主要包括生物滞留带、透水铺装、植草沟、生态树池等,这些手段虽然可以使城市道路雨水渗入土壤进入地下水、短暂滞留雨水以及部分去除初期雨水污染,但是在雨水存蓄利用以及流域错峰排水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由于城市道路地势较低,雨水通过支管汇集到道路干管,如遇暴雨,排水口极易出现水位顶托现象,增强海绵型城市道路蓄水功能,对于减轻城市内涝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将绿色与灰色设施相结合,在路面以及生物滞留带以下空间增设蓄水池,通过将生物滞留带与地下蓄水装置连通,实现对城市道路雨水削峰除污,同时设置绿化带自动抽水装置,实现雨水循环利用。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城市道路旁设有生物滞留带,其包括设在城市道路路面下方的蓄水池、设置在生物滞留带下方的沉淀池、抽水装置,所述蓄水池与沉淀池连通,所述生物滞留带中设有溢流井,所述生物滞留带的内部、溢流井分别通过渗管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溢流井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抽水装置的进水口与蓄水池连接。

采用此技术方案,在下雨时,城市道路上的积水通过生物滞留带进行下渗、滞留、净化,然后流入沉淀池内,下大雨时,来不及渗透的雨水流入溢流井内,部分通过渗管流入生物滞留带的内部进行过滤和净化,部分通过溢流井直接流入沉淀池内,流入到沉淀池内的水进行沉淀,然后流入到蓄水池进行储存,这样实现对城市道路雨水削峰除污;使得流入沉淀池的雨水更加干净。当需要用水时,可以通过抽水装置抽取蓄水池中的水进行灌溉,充分利用了雨水,实现雨水循环利用。

南方雨量较大的地区可以根据年降雨量雨量及路面宽度布设蓄水池的大小和位置。北方雨量较少的地区根据当地年降雨量,考虑道路侧蓄水池体积横向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底面高于蓄水池的底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包括带坡度的集泥斗,所述蓄水池与沉淀池通过过水孔连通,所述蓄水池的底部、集泥斗的底面均位于过水孔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包括排泥装置,所述排泥装置伸入到集泥斗上。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以及时对雨水中带的泥沙进行清理,避免影响系统的蓄水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0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