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阻燃建筑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4492.1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2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令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 |
代理公司: | 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板 基板 建筑板材 保温空腔 加强网 开凿 保温阻燃 存物空腔 上下两端 保温层 阻燃层 插块 热阻 防火阻燃效果 本实用新型 安全使用 节能减排 内保护层 外保护层 阻燃材料 保温性 侧壁 插槽 左端 填充 匹配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阻燃建筑板材,属于建筑板材技术领域,一种保温阻燃建筑板材,包括基板,基板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基板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热阻插块,基板右端开凿有一对与热阻插块相匹配的装配插槽,基板内开凿有保温空腔,保温空腔内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保温层,保温层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网,加强网与保温空腔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阻燃层,阻燃层包括主阻燃板和预阻燃板,且主阻燃板位于预阻燃板靠近加强网的一端,预阻燃板内开凿有存物空腔,存物空腔内填充有流动性阻燃材料,可以实现提高建筑板材的保温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火阻燃效果,达到兼顾节能减排和安全使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保温阻燃建筑板材。
背景技术
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
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节能保温的功能,目前建筑物能耗中30%-50%是通过围护结构损失的,作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国家要求今后所有建筑物必须进行外墙保温处理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我国对房屋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墙保温在建筑工程中作为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使用,目前建筑物内墙保温主要使用泡沫保温板,这种保温材料墙体透寒霉变耐久性差,易燃,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一旦着火将造成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阻燃建筑板材,它可以实现提高建筑板材的保温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火阻燃效果,达到兼顾节能减排和安全使用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阻燃建筑板材,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所述基板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热阻插块,所述基板右端开凿有一对与热阻插块相匹配的装配插槽,所述基板内开凿有保温空腔,所述保温空腔内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网,所述加强网与保温空腔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包括主阻燃板和预阻燃板,且主阻燃板位于预阻燃板靠近加强网的一端,所述预阻燃板内开凿有存物空腔,所述存物空腔内填充有流动性阻燃材料,所述预阻燃板远离主阻燃板一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逃逸孔,所述逃逸孔内壁上卡接有易燃密封塞,可以实现提高建筑板材的保温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火阻燃效果,达到兼顾节能减排和安全使用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主阻燃板和预阻燃板表面均涂覆有阻燃剂层,且阻燃剂层的厚度为0.5-1mm,提高主阻燃板和预阻燃板表面的阻燃性,方便将火引向易燃密封塞。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下两端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状凸起,且条状凸起与基板一体成型,所述外保护层和内保护层靠近基板一端均开凿有与条状凸起相匹配的凹槽,使得外保护层和内保护层与基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连接越紧密,同时整体强度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和内保护层与基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接钉,连接钉的设置提高外保护层和内保护层与基板的连接强度,不易多层分离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EPS板表面贴附气泡膜制成,且保温层的厚度为5-10mm,EPS板(可发性聚苯乙烯板)具有质轻、价廉、导热率低、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好、隔音、防震、防潮、成型工艺简单等优点,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效果,气泡膜具有防湿和辅助EPS板进行保温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和内保护层远离基板一端均涂覆有防水层,提高板材的防水性,不易被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令,未经曾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4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