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簧机的送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6776.4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1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顾云峰;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明峰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3/00 | 分类号: | 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奚兴邦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捏合轮 铰接 定位轴 气缸 捏合 气缸活塞杆 送线机构 绕簧机 耳板 啮合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 主动传动轴 竖直设置 竖直向下 水平设有 弹簧丝 中间段 自由端 伸缩 固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簧机的送线机构。该装置包括有竖直设置的机架,机架上水平设有一排相互独立的主动捏合轮,各主动捏合轮经对应的主动传动轴与机架铰接,各主动捏合轮正上方设有与对应主动捏合轮啮合传动连接的从动捏合轮,各主动捏合轮与各从动捏合轮均为U型槽轮,各从动捏合轮的定位轴铰接有U型板,U型板的一耳板与定位轴一端铰接,U型板的另一耳板与定位轴另一端铰接,各从动捏合轮正上方的机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竖直向下设置,气缸活塞杆自由端与U型板的中间段固接。由于气缸的存在,气缸伸缩,从而控制从动捏合轮与主动捏合轮之间的捏合缝隙,使捏合缝隙适用于不同粗细的弹簧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簧机送料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簧机的送线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绕簧机的专利,其专利申请号为201520596064.2,专利申请日为2015.08.10,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204817847U,专利申请公布日为2015.12.02,其结构包括线架、稳定机构、切断机构、绕簧机构、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架安装在稳定机构的起始端,所述的稳定机构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压轮,所述的稳定机构的末端安装绕簧机构,所述的稳定机构和绕簧机构之间安装切断机构,所述的切断机构之前安装感应器,所述的绕簧机构包含绕簧驱动机构、传动轴、卡紧、弹力锁紧机构、内芯,所述的绕簧机构的下方安装收集箱。其不足之处在于:绕簧机工作时,将会生产不同规格的弹簧,不同规格的弹簧,弹簧丝的粗细均不一样,而现有技术中送线机构上的主传动轮与辅助传动轮的捏合间隙大小不可调,只能输送单一直径的弹簧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输送不同粗细弹簧丝的绕簧机送线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簧机的送线机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绕簧机的送线机构,包括有竖直设置的机架,机架上水平设有一排相互独立的主动捏合轮,各主动捏合轮经对应的主动传动轴与机架铰接,各主动捏合轮正上方设有与对应主动捏合轮啮合传动连接的从动捏合轮,各主动捏合轮与各从动捏合轮均为U型槽轮,各从动捏合轮的定位轴铰接有U型板,U型板的一耳板与定位轴一端铰接,U型板的另一耳板与定位轴另一端铰接,各从动捏合轮正上方的机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竖直向下设置,气缸活塞杆自由端与U型板的中间段固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操作人员根据待输送弹簧丝的粗细,启动气缸,气缸活塞杆伸长时,使主动捏合轮与从动捏合轮之间的间距符合待输送弹簧丝的直径,将待输送的弹簧丝可靠地输送给绕簧机的刀头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气缸的存在,气缸伸缩,从而控制从动捏合轮与主动捏合轮之间的捏合缝隙,使捏合缝隙适用于不同粗细的弹簧丝。
所述气缸活塞杆中心轴、从动捏合轮圆心以及主动捏合轮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U型板的中间段外表面设有竖直向上的限位柱,所述气缸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和限位柱均与气缸活塞杆同轴设置,套筒包括管状体以及封堵管状体上端口的端板,所述气缸活塞杆自由端与端板固接,所述限位柱活动插接在管状体内,限位柱上套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管状体内,压缩弹簧一端与U型板的中间段固接,压缩弹簧另一端与端板内表面固接,限位柱自由端与端板内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压缩弹簧可动态调节主动捏合轮与从动捏合轮之间的间隙,避免主动捏合轮与从动捏合轮压坏弹簧丝,影响弹簧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101主动捏合轮,102从动捏合轮,2为U型板,201限位柱,3气缸,4套筒,401端板,402管状体,5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明峰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明峰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6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组发热丝同步高效滚压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筋网板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