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的灶具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6964.7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0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观炳;李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万田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4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284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燃烧器 外环火盖 中心火盖 大火孔 混气座 小火孔 节能 本实用新型 安装底座 燃气 检定标准 表面处 内圈面 外侧面 原子化 内环 竖直 通孔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的灶具燃烧器,包括灶具燃烧器本体,灶具燃烧器本体的中部固定开设有内环通孔,灶具燃烧器本体由安装底座、混气座、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组成,安装底座的顶端与混气座固定连接,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均固定安装在混气座的顶端,且外环火盖的内圈面与中心火盖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外环火盖的表面处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大火孔和若干个小火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的大火孔和小火孔,且若干个小火孔和若干个大火孔与竖直面的夹角角度为23度,提高燃气原子化的效率,提高燃气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也能使得火焰的集中不分散,节省能源,达到国家节能检定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的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灶具即炊具,英文译作Cooker,灶具按使用气种分为:天燃气灶、人工煤气灶、液化石油气灶、电磁灶。按材质分为:有铸铁灶、不锈钢灶、搪瓷灶。按灶眼分为:单眼灶、双眼灶、多眼灶。按点火方式分为:电脉剖点火灶、压电陶瓷点火灶。按安装方式分为:台式灶、嵌入式灶。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多用不锈钢或金属钛等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燃烧器的作用是通过火焰燃烧使试样原子化。被雾化的试液进入燃烧器,在火焰温度和火焰气氛作用下,经过干燥、熔融、蒸发、离解等过程,产生大量的基态原子,以及部分激发态原子、离子和分子。
灶具需要安装燃烧器才能够通入燃气产生火焰进行工作,但现有的灶具燃烧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灶具燃烧器不能够提高燃气原子化效率、进而导致需要耗费较多的燃气,达不到节能的作用,同时由于火焰从小孔处源源不断的喷出,产生的噪音较大,影响灶具以及厨房的工作环境,同时现有的灶具燃烧器还存在着安装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的灶具燃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灶具燃烧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灶具燃烧器不能够提高燃气原子化效率、进而导致需要耗费较多的燃气,达不到节能的作用,同时由于火焰从小孔处源源不断的喷出,产生的噪音较大,影响灶具以及厨房的工作环境,同时现有的灶具燃烧器还存在着安装不便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的灶具燃烧器,包括灶具燃烧器本体,所述灶具燃烧器本体的中部固定开设有内环通孔,所述灶具燃烧器本体由安装底座、混气座、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组成,所述安装底座的顶端与混气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均固定安装在混气座的顶端,且所述外环火盖的内圈面与中心火盖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环火盖的表面处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大火孔和若干个小火孔,且若干个所述小火孔和若干个大火孔均以外环火盖的圆心作环形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大火孔之间设有一个小火孔,所述中心火盖的表面处固定开设有若干个主火孔,且若干个所述主火孔均以中心火盖的圆心作环形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底座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地脚螺栓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大火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消声柱,所述消声柱的内部固定设有若干个消声孔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小火孔的直径为1.6毫米,若干个所述大火孔的直径为2.6-2.8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若干个所述小火孔和若干个大火孔与竖直面的夹角角度为23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气座、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均由号铜棒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万田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万田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6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