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7263.5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1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倪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倍绿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1 | 分类号: | B01D29/11;B01D35/153 |
代理公司: | 11403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育增 |
地址: | 523852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芯本体 管座 出水口 出水空间 单向阀 过滤模组 配合安装 进水口 顶杆 顶推单向阀 进水空间 空间分割 防漏 漏出 滤芯 取下 余水 连通 水路 整洁 保证 | ||
一种防漏滤芯,包括管座及与管座配合安装的滤芯本体,所述管座包括若干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滤芯本体内部设有过滤模组、单向阀,所述过滤模组将滤芯本体内部的空间分割成进水空间和出水空间,滤芯本体上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单向阀设于出水空间与滤芯本体的出水口之间,所述管座上设有顶杆;当所述滤芯本体与管座配合安装时,所述顶杆顶推单向阀,使出水空间与滤芯本体的出水口相互连通,当所述滤芯本体从管座取下时,所述单向阀阻断出水空间与滤芯本体的出水口的水路。有效的防止了内部余水瞬间漏出,从而保证使用的环境整洁;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水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的防漏滤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产出量越来越多。在这些产出的污水中,大多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体、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净水器应运而生,使用时,净水器的进水口直接与厨房中的水龙头相连,净水器内部的滤芯对水龙头中流出的自来水进行过滤,获得杂质含量较低的纯净水和杂质含量较高的浓缩水,以供用户饮用。
目前行业内净水器滤芯的安装存在正放(即进出水口朝上)和倒置(即进出水口朝下)两种情况。当拆换正放滤芯时,无需担心滤芯内的存留水会不会突然漏出;但在拆换倒置滤芯时,如果滤芯的进出水口未作防漏设计,则滤芯内部的存留水会在重力作用下瞬间大量外漏,影响使用环境,整体设计不够人性化,给用户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滤芯。
一种防漏滤芯,包括管座及与管座配合安装的滤芯本体,所述管座包括若干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滤芯本体内部设有过滤模组、单向阀,所述过滤模组将滤芯本体内部的空间分割成进水空间和出水空间,滤芯本体上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单向阀设于出水空间与滤芯本体的出水口之间,所述管座上设有顶杆,当所述滤芯本体与管座配合安装时,所述顶杆顶推单向阀,使出水空间与滤芯本体的出水口相互连通,当所述滤芯本体从管座取下时,所述单向阀阻断出水空间与滤芯本体的出水口的水路。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本体内部设有支撑座,所述过滤模组装设于支撑座上端,所述支撑座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两侧分别连通出水空间和滤芯本体的出水口,所述连通孔的孔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单向阀装设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本体内部设有垫圈及回位弹簧,所述垫圈设于滤芯本体的进水口与进水空间之间,所述回位弹簧两端分别顶推在支撑座与垫圈上,通过改变进水空间与滤芯本体的进水口的水压差,改变回位弹簧的压缩状态,进而使进水空间与滤芯本体的进水口的水路导通或阻断。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包括阀身、设置在阀身内部的止流部、分别顶推在阀身内部顶面和止流部上的限位弹簧、及装设于止流部靠底部的位置的第二密封圈,所述阀身的外侧面靠底部位置环形内凹,从而阀身的内侧面分别形成凸环,当滤芯本体与管座分离时,所述限位弹簧推动止水部,使第二密封圈紧密贴合在凸环上,阻断水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第一密封圈,阀身的外侧面形成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装设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止流部包括导杆及连接于导杆一端的本体部,所述限位弹簧套设在导杆外侧并顶推到本体部上,所述第二密封圈装设于本体部上,并且第二密封圈伸出到本体部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凸环上设有导弧面,本体部上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装设单向阀与滤芯本体的出水口之间,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内径小于顶杆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上设有与管座的出水口相互连通的导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倍绿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倍绿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7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