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8219.6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2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路青;邵东旭;郑光凤;李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海鹰环境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任军培;李婷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池 水体生态 修复系统 工作台 增氧装置 支撑杆 氧气 生态浮岛 固定板 治理 本实用新型 曝气增氧机 微孔曝气管 充分接触 电机转动 净化能力 上下流动 水体治理 治理装置 出水管 外固定 富含 增氧 池水 后排 水体 上层 修复 恢复 | ||
1.一种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修复系统,包括污水池(1)、工作台(2)、生态浮岛系统(3)、支撑杆(4)、固定板(5)、增氧装置(6)、治理装置(7)和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圆周外固定安装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圆周外安装有生态浮岛系统(3),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所述污水池(1)圆周内安装有增氧装置(6),所述增氧装置(6)的右侧安装有治理装置(7),所述污水池(1)与生态浮岛系统(3)之间连通有出水管(8);
所述生态浮岛系统(3)包括生态浮岛池(301),所述生态浮岛池(301)内设有绿色植物(302);
所述增氧装置(6)包括曝气增氧机(601)和第一电机(604),所述第一电机(60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5)底部,所述第一电机(6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605),所述转动柱(605)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606),所述转动柱(6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爪(607),所述曝气增氧机(60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2)顶端,所述曝气增氧机(601)连通有软管(602),所述软管(602)相对于曝气增氧机(601)的一端连通有微孔曝气管(603);
所述治理装置(7)包括第二电机(701),所述第二电机(70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5)底端右侧,所述第二电机(7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702),所述丝杆(702)上活动连接有活动块(703),所述活动块(703)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药剂盒(704),所述药剂盒(704)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05),所述固定块(705)顶端通过活动件活动连接有橡胶圈(7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爪(607)的长度小于污水池(1)半径,且搅拌爪(607)的数量为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增氧机(601)、软管(602)和微孔曝气管(60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污水池(1)内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池(301)的半径大于工作台(2)的半径,工作台(2)的半径大于污水池(1)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702)的长度与污水池(1)的深度相匹配,且丝杆(702)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7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生态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盒(704)底端开设有通孔,且橡胶圈(706)的直径大于通孔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海鹰环境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海鹰环境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82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阶梯式生态净水坝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