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8631.8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齐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02 | 分类号: | A62B1/02;A62C31/00;B66B11/00 |
代理公司: | 33253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大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垂直导轨 环形循环 高层建筑 导轨 转盘 高层建筑外墙 顶部设置 动力机构 救援装置 救生舱 可移动 相接处 楼宇 救援 智能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包括安装在高层建筑外墙的垂直导轨,可移动的救生舱,所述高层建筑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循环导轨,所述垂直导轨延伸至环形循环导轨处,且二者相接处设置有转向用转盘,转盘连接有动力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全方位的对高层建筑各个位置进行有效救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援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火灾是世界公认的救援难度最大的火灾类型之一,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消防人员普遍采用的救援方法主要是利用云梯消防车和消防人员楼内强攻进行灭火救人。但目前最高的云梯消防车也不过108米,对于超高层的建筑来说,仍不能满足其高度要求,而且云梯消防车体积比较庞大,容易受到道路交通限制,同时也会受到操作空间的限制,使得其救援能力大大降低。我国现有的消防水罐车喷水灭火能够达到的高度是8层左右,城市配备的举高最高的消防车也仅仅能够到15层左右的高度,对于那些15层以上的高楼大厦来说,我国现有的消防设备还是“鞭长莫及”。而消防人员楼内强攻的方式受限于楼内的消防通道以及火势的具体情况,不适用于高层建筑,同时还会严重消耗消防人员的体能、威胁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公布号CN102179016A,公布日期为2011年9月14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连接供水装置进行供水的消防竖管、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吊装机、水带卷盘和与吊装机连接的可升降救援平台,所述救援平台上设有与高层顶部供水口通过水带连接的水炮,所述水带卷盘与吊装机上的电机连接。这种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能够扑救超高层建筑外墙火灾和救助被困在窗口的被困人员,但这种超高层火灾救援系统只能对起火楼层进行灭火,无法快速到达具体起火点并针对起火点进行灭火,也无法控制水炮的喷射方向,灭火效率很低;救援平台上的灭火设备在火灾救援时极易被大火损坏。
公开号CN103495265A,公开了一种高层超高层攀爬式消防救援系统,包括消防操控平台、救援装置、攀爬系统、机架及驱动系统,所述消防操控平台位于整个系统的上部,救援装置为箱体结构,攀爬系统与机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内部配置有动力系统,可通过内燃机提供电、液双动力输出,无需借助外力,通过消防员操控攀爬系统,带动整个消防救援系统沿建筑物外墙上下攀爬,能快速、有效地进入地面设备无法达到的高层建筑物起火区域,完成灭火工作并救援高层被困人员。
但其体积大重量大,需要使用汽车起重机等起重器械安装在发生火灾的建筑物外墙面,机动性较差,难以实现快速救援,另外往往很多小区或高层建筑起吊作业的空间较小,增加吊装难度;同时,其运动结构较多,结构复杂,导致其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同时故障率高,难以将其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全方位的对高层建筑各个位置进行有效救援的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全方位楼宇救援装置,包括安装在高层建筑外墙的垂直导轨,可移动的救生舱,所述高层建筑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循环导轨,所述垂直导轨延伸至环形循环导轨处,且二者相接处设置有转向用转盘,转盘连接有动力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循环导轨对应转盘处断开呈独立转移导轨,独立转移导轨设置于转盘表面,转盘转动后独立转移导轨与垂直导轨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救生舱包括轨道车、与轨道车转动连接的平台、伸缩机械臂和舱体,伸缩机械臂设置在平台上,舱体连接于伸缩机械臂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卷扬机和吊索,所述吊索通过卷扬机绕过伸缩机械臂端部连接舱体,所述舱体与伸缩机械臂端部可分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车上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平台与轨道车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锁止组件,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械臂端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限位导轮,吊索穿过两个限位导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齐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齐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86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