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9388.1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飞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B63B38/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71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 硬质 蜂窝结构 浮桶 敞口 端盖 浮力 漂浮 封口 本实用新型 水面 避免污染 密封端盖 进水 密封 破损 占用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浮桶,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结构(1)和端盖(4),其中蜂窝结构(1)两端的敞口由密封端盖(2)封口,该蜂窝结构装在硬质外筒(3)内,且硬质外筒(3)两端的敞口由所述端盖(4)密封,且所述硬质外筒(3)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本案主要利用硬质外筒提供浮力,一旦硬质外筒破损后水进入硬质外筒内,蜂窝结构一是占用部分空间,防止水大量涌入,二是空心的蜂窝结构能够可靠地提供浮力,从而使本新型依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从而避免像传统浮桶进水后沉底的缺陷;并且,本新型未采用不环保的泡沫,从而能有效避免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供浮力的浮桶,可用于在渔业养殖等领域。
背景技术
在渔业养殖中,渔排常由两种结构提供浮力,以便漂浮在海面上。第一种结构是空心塑料桶,这种空心塑料桶浮力大,但是易破碎,破碎后海水会涌入桶内,从而导致塑料桶沉底失效;第二种结构是外筒内填充泡沫,利用泡沫提供浮力,虽然很好地避免了塑料桶进水后会沉底失效的缺陷,但是泡沫不好回收再利用,这种结构破坏后渔民常常随意丢弃,进而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浮桶,欲克服现有技术两种结构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浮桶,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窝结构(1)和端盖(4),其中蜂窝结构(1)两端的敞口由密封端盖(2)封口,该蜂窝结构装在硬质外筒(3)内,且硬质外筒(3)两端的敞口由所述端盖(4)密封,且所述硬质外筒(3)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本案主要利用硬质外筒提供浮力,一旦硬质外筒破损后水进入硬质外筒内,蜂窝结构(1)一是占用部分空间,防止水大量涌入,二是空心的蜂窝结构(1)能够可靠地提供浮力,从而使本新型依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从而避免像传统浮桶进水后沉底的缺陷;并且,本新型未采用不环保的泡沫,从而能有效避免污染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蜂窝结构(1)与硬质外筒(3)的内壁紧密接触,且密封端盖(2)靠近端盖(4)。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水进入浮桶内部,从而提高本新型的抗沉能力。
作为优选设计,所述蜂窝结构(1)由一捆轻质管组成,相邻两根轻质管的外壁之间粘接固定。当然,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结构。
为了便于选材,所述轻质管采用PE或PP管。
为了便于固定,所述端盖(4)和硬质外筒(3)之间热熔或者超声波焊接方式固定。
为了便于固定跳板,所述硬质外筒(3)的上部分圆周为平面。
为了便于取材和制造,所述密封端盖(2)、硬质外筒(3)和端盖(4)的材质相同,并为PE或PP。
有益效果:本案主要利用硬质外筒提供浮力,一旦硬质外筒破损后水进入硬质外筒内,蜂窝结构一是占用部分空间,防止水大量涌入,二是空心的蜂窝结构能够可靠地提供浮力,从而使本新型依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从而避免像传统浮桶进水后沉底的缺陷;并且,本新型未采用不环保的泡沫,从而能有效避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3为图1轴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飞,未经李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9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业养殖浮筒
- 下一篇:复合筒型基础人工渔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