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2146.8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2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妙华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绵 城市 下沉 绿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包括下沉式绿地和设于下沉式绿地中的溢流井,溢流井包括地上段和地下段,地上段包括与地下段连通的内井筒以及贴合套装于内井筒外且可相对于内井筒转动的外井筒,内井筒筒壁下部开设有第一内侧溢流孔,外井筒筒壁上开设有第一外侧溢流孔,且第一外侧溢流孔的轴线与第一内侧溢流孔的轴线位于同一高度。当下沉式绿地中的储水无法及时下渗完成时,通过旋转外井筒,使第一外侧溢流孔与第一内侧溢流孔导通,即可在地上段侧壁上形成下部溢流通道,从而及时排泄下沉式绿地中的多余积水,保证下沉式绿地的安全性及使用效果,改善下沉式绿地的卫生状况,减少蚊虫滋生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海绵城市的发展,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规模快速扩大。下沉式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重要设施,其为一种低于周边地面标高的绿地,通过地形条件达到降雨后自然存蓄的功能;其一般包含连接道路和绿地的穿孔立缘石、沉砂池、溢流雨水口等构造,下沉绿地地面和溢流雨水口上边缘之间的空间作为储水容积,储水要求降雨后24小时内全部下渗。
在实际应用中,下沉式绿地的降雨储水无法在要求时间内下渗完成,雨水淤积后使绿地内土壤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土壤淤泥化;绿地内的植物由于长期积水坏死;雨水储蓄时间过长后水质变差,容易滋生蚊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下沉式绿地系统,包括下沉式绿地和设于所述下沉式绿地中的溢流井,所述溢流井包括地上段和地下段,所述地上段包括与所述地下段连通的内井筒以及贴合套装于所述内井筒外且可相对于所述内井筒转动的外井筒,所述内井筒筒壁下部开设有第一内侧溢流孔,所述外井筒筒壁上开设有第一外侧溢流孔,且所述第一外侧溢流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内侧溢流孔的轴线位于同一高度。
优选地,所述内井筒筒壁上部开设有第二内侧溢流孔,所述外井筒筒壁上开设有第二外侧溢流孔,且所述第二外侧溢流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内侧溢流孔的轴线位于同一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侧溢流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内侧溢流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侧溢流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内侧溢流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内井筒筒壁上还开设有第三内侧溢流孔,所述外井筒筒壁上还开设有第三外侧溢流孔,所述第三内侧溢流孔的轴线、所述第三外侧溢流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内侧溢流孔的轴线均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三内侧溢流孔轴线与所述第一内侧溢流孔轴线之间的圆心角不等于所述第三外侧溢流孔轴线与所述第一外侧溢流孔轴线之间的圆心角。
优选地,所述外井筒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截留大尺寸污物的过水结构,所述过水结构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外侧溢流孔。
优选地,所述过水结构包括包裹于所述外井筒外壁上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金属丝网或纱网。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侧溢流孔靠近所述下沉式绿地的底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内井筒与所述外井筒均为混凝土井筒或不锈钢井筒。
优选地,所述内井筒与所述地下段浇筑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妙华,未经刘妙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2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残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窗户转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