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体塑身内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2547.3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3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陈彩虹;陆绮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文硕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1/00 | 分类号: | A41C1/00;A41C1/02;A41C1/08;A61N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臀部 腹部 束腰部 连体塑身内衣 本实用新型 塑身内衣 磁疗 贴合 胸部 背部连接 单层材料 双层材料 裆部 缝合 暖宫 收腰 提臀 托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包括塑身内衣本体,所述塑身内衣本体包括托胸部、束腹部、束腰部、束背部和提臀部,束腹部连接在托胸部下方,束腰部连接在束腹部两侧,束背部连接在束腰部两侧,提臀部连接在束背部下方,所述提臀部和束腹部通过裆部连接,所述束腹部与腹部贴合的位置具体材料为磁疗布,所述提臀部为双层材料缝合而成的结构,所述提臀部与臀部贴合的位置为单层材料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托胸、提臀、美背、收腰和抚平肚腩的优点,且通过设置磁疗布,具有暖宫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身内衣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体塑身内衣。
背景技术
塑身连体内衣是根据医学、美学、脂肪学、人体工学和专业内衣设计所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内衣。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和设计,可维护和调整身材,集中和固定脂肪,并且可扶正脊髓、矫治体态,其与一般内衣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内衣只是穿出你原本的身材,而塑身连体内衣可替身材不理想的人进行修饰,并使身材理想的人继续保持美好的身段。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塑身内衣仅具有塑身的效果,功能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体塑身内衣,解决了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连体塑身内衣,包括塑身内衣本体,所述塑身内衣本体包括托胸部、束腹部、束腰部、束背部和提臀部,束腹部连接在托胸部下方,束腰部连接在束腹部两侧,束背部连接在束腰部两侧,提臀部连接在束背部下方,所述提臀部和束腹部通过裆部连接,所述束腹部与腹部贴合的位置具体材料为磁疗布,所述提臀部为双层材料缝合而成的结构,所述提臀部与臀部贴合的位置为单层材料的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胸部对胸部具有提拉的效果,使胸部更聚拢,减少产生副乳的可能;提臀部、束腰部、束背部和束腹部相互之间连接,起到提臀、收腰和抚平肚腩的效果;在束腹部与腹部贴合的位置设置磁疗布,磁疗布是由带磁性的植物纤维材料制成,磁疗布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细胞代谢、活化细胞、加速细胞内废物和有害物质排泄以及平衡内分泌失调,尤其是对于女性是具有暖宫的功能;提臀部为双层材料缝合而成的结构,而提臀部上与臀部贴合的位置为单层材料的结构,即双层材料对臀部周围的赘肉起到更好地加压效果,侧推赘肉到臀部,使臀部更丰满,同时起到提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胸部和束背部之间设有肩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肩带对托胸部具有提拉的效果,使胸部更挺拔,能完美展现女性的曲线美;肩带能收紧背部的多余脂肪,能使束背部的塑身效果更佳,同时能矫正驼背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肩带的宽度范围是1至3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肩带宽度范围是1至3cm,该宽度能增大肩带与女性肩膀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轻女性肩膀的受力,且该宽度能使托胸部和束背部起到的塑身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背部的顶部为V字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背部顶部V字型的设计,能起到美背的效果,提高塑身内衣本体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裆部的里料具体为棉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料本身具备柔软、透气性强和吸汗的功能,通过在挡布的里料设置棉料,能提高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腹部的底部连接有扣部,所述裆部的底部连接有与扣部配合的钩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扣部和钩部,在穿着过程中比较方便,且具有方便如厕的优点,该设置的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部设有若干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文硕服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文硕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2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