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热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2931.3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华;周文兵;陆金峰;张学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海核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张胜飞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热媒水 驱动机构 进水管 控制器 出水管 冷凝管 蒸汽管 船用 本实用新型 冷凝水出口 安全隐患 保温要求 环境影响 空调系统 输送管道 蒸汽进口 船舶 占用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组件,具体说是的船用热媒水装置。它包括换热器、控制器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换热器有蒸汽管、冷凝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蒸汽管的一端与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为蒸汽进口。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为冷凝水出口。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为热媒水进口。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为热媒水出口。所述驱动机构位于进水管上。使用该装置对空调系统输送管道的保温要求较低、可避免安全隐患,占用的空间较小,不受外在的环境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组件,具体说是船舶空调系统中作为热源的船用热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空调系统中的热源分为锅炉和空气热源泵两种。锅炉作为热源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蒸汽供暖,即锅炉将液体水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汽经过空调系统的输送管道直接进入到使用场所的散热器内作为热源。然而,为了防止蒸汽在输送过程中冷凝成液态,空调系统的输送管道需要有较高的保温要求,且由于蒸汽温度最高可达到二百多度,导致空调管道的温度较高,存在安全隐患。锅炉作为热源的第二种形式是循环水箱供暖,即锅炉制取水蒸汽与水箱中的水进行换热,再通过循环水泵将热水输送到各个热水盘管中进行供暖,由于需要用到水箱占用的空间较大。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时,由于空气热源泵自身的缺陷,在室外气温较低时无法使用,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热媒水装置,使用该装置对空调系统输送管道的保温要求较低、可避免安全隐患,占用的空间较小,不受外在的环境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热媒水装置的特点是包括换热器、控制器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换热器有蒸汽管、冷凝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蒸汽管的一端与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为蒸汽进口。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为冷凝水出口。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为热媒水进口。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换热器相连,另一端为热媒水出口。所述驱动机构位于进水管上。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与热媒水进口间的那段进水管上连接有补水管,补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的侧壁相连,补水管上有自动补水阀。
所述蒸汽管上自蒸汽进口到换热器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压力表、蒸汽过滤器、电磁阀和电动二通阀,电磁阀和电动二通阀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冷凝管上自冷凝水出口到换热器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止回阀、疏水器、第二截止阀和第一泄放阀。所述出水管上自热媒水出口到换热器间依次设置有第三截止阀、自动排气阀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所述驱动机构与换热器间的那段进水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泄放阀,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补水管与热媒水进口间的那段进水管上连接有定压管,定压管的一端与进水管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上并联有膨胀罐和安全阀,定压管上有第四截止阀。
所述第三截止阀和热媒水出口间的那段出水管与定压管和热媒水进口间的那段进水管间有连通管,连通管上有压差调节阀。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止回阀、第一离心泵、第五截止阀,第三止回阀、第二离心泵和第六截止阀,所述第二止回阀、第一离心泵和第五截止阀依次设置在换热器与热媒水进口间的进水管上,所述第三止回阀、第二离心泵和第六截止阀通过管道依次并联在第二止回阀的出口与第五截止阀的进口间。所述第一离心泵和第二离心泵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海核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海核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2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