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检捕集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3258.5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6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倩倩;陈二芳;牛芬荣;刘楚楚;张艳敏;汤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润安信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82;B01D53/62;B01D53/58;B01D46/00;C01B21/04;G01N27/00 |
代理公司: | 34101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682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头 母座 固定座 金属针 绝缘层 净化 导电率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 门型结构 固定架 转动架 消耗 高压气体 互不接触 连接固定 量化检测 配合连接 筒体两端 筒体内壁 转动连接 透明窗 弯折处 捕集 铰轴 筒体 载气 自检 填充 连通 对称 体内 直观 铺设 观察 保证 | ||
1.一种自检捕集阱,包括固定座(1)和捕集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呈门型结构,由在所述门型结构弯折处通过铰轴(13)转动连接的固定架(11)和转动架(12)构成,所述固定座(1)上分别于所述固定架(11)和所述转动架(12)对称设第一母座(15)和第二母座(16);
筒体(21)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公头(22)和第二公头(23),构成所述捕集筒(2),所述第一公头(22)和所述第二公头(23)分别与所述第一母座(15)和所述第二母座(16)配合连接,将所述筒体(21)与所述固定座(1)连接固定;所述筒体(21)内壁铺设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固定有由各互不接触的金属针构成的金属针组(24),所述金属针组(24)与导电率检测仪(25)连通;所述筒体(21)内填充净化颗粒,所述净化颗粒用于吸附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氨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检捕集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针组(24)由上针组和下针组构成;各金属针竖直等距连接于水平设置的上水平针下方,构成所述上针组,各金属针竖直等距连接于水平设置的下水平针上方,构成所述下针组;所述上针组的各所述金属针与所述下针组的各所述金属针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检捕集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1)内腔两端各设一个过滤网(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检捕集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12)外沿固设抵接固定架(11)的弹片(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检捕集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座(15)和所述第一公头(22)连接处及所述第二母座(16)及所述第二公头(23)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检捕集阱,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筒(2)侧壁设有透明窗口,所述净化颗粒混合有石蕊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润安信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润安信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32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尾气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续自动除异味、VOC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