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截污装置及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3882.5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伍金成;张杜;项江南;赖涛;樊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鼎钛海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02 | 分类号: | E03F7/02 |
代理公司: | 44556 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古珍芳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盖 本实用新型 出污口 主壳体 浮体 截污装置 排水系统 自控 摆臂 翻转安装 依次驱动 进污口 翻转 摆动 摆轴 空腔 驱动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控截污装置,包括主壳体、浮体、传动机构和翻盖,所述主壳体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设有进污口和出污口,所述翻盖翻转安装在出污口处,以使所述出污口封闭或者打开,所述浮体通过摆臂安装在主壳体上,且摆臂的摆轴、传动机构以及翻盖依次驱动连接,所述浮体在摆动过程中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翻盖翻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排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自控截污装置以及排水系统的截污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控截污装置以及应用该自控截污装置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城市人口的快速发展,需要在城市中建立错综复杂的地下水管道网,实现对城市污水以及雨水的合理处理,例如小区、道路以及河道等的排放口。一般情况下,生活等污水需要通过井道的排污口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内进行处理,但是若出现大雨天时,井道内大量的雨水会通过排污管道同污水一同进入至排污系统内,进而给污水处理系统带来额外的负担。
为了解决上述的污水污染问题,现有技术一般会在井道内安装自控截污装置,污水在正常情况下是通过自控截污装置向外排出,若出现大雨天气,则自控截污装置会阻挡排出的流通口,进而防止雨水过多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内。但是现有技术的自控截污装置一般都是通过旋转的挡板来挡住排污口,而旋转的挡板对挡板的位置要求相对较高,若旋转的位置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出现不能阻挡的效果,其对挡板的旋转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控截污装置,提高截污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控截污装置,包括主壳体、浮体、传动机构和翻盖,所述主壳体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设有进污口和出污口,所述翻盖翻转安装在出污口处,以使所述出污口封闭或者打开,所述浮体通过摆臂安装在主壳体上,且摆臂的摆轴、传动机构以及翻盖依次驱动连接,所述浮体在摆动过程中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翻盖翻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同轴锁紧在摆臂的摆轴上,所述从动锥齿轮同轴锁紧在翻盖的翻转轴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于空腔外壁的防倒灌盖,所述防倒灌盖的顶部铰接在出污口的上边缘处,所述防倒灌盖与出污口相对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壳体在出污口处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导向段以及向外延伸的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的端部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翻盖封闭所述出污口时,所述翻盖与第一翻边紧贴,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端部设有第二翻边,所述防倒灌盖封闭所述出污口时,所述防倒灌盖与第二翻边紧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空腔为方形结构,所述进污口设于空腔的底部,所述出污口设于空腔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所述翻盖翻转设于空腔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翻盖的翻转轴与出污口设在空腔的同一个侧壁上,且翻转轴位于出污口的上方,所述摆臂的摆轴横跨空腔的宽度方向,翻盖的翻转轴与摆轴的一端安装在空腔的同一个侧壁上,所述浮体安装在摆轴的另一端,且浮体沿着空腔的外侧壁摆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外侧壁设有用于限制摆臂摆动范围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壳体设有与空腔相邻的出污安装腔,所述出污口设于空腔和出污安装腔之间的侧壁上,所述出污安装腔远离空腔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有外翻安装部。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系统,包括井道以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控截污装置,所述井道具有进污通道、雨水出口和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与自控截污装置的出污口连通,所述雨水出口高于所述污水出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雨水出口设有止回阀。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钛海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钛海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3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