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法改进蒸煮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6066.X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0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钟振平;李玲;刘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药圣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凸缘 药液收集 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 收集板 蒸煮锅 中间偏下位置 一体式结构 圆柱形锅体 改进 焊接方式 环形板状 环形壳体 现有装置 圆形板状 内侧壁 外边缘 再利用 耳板 位块 蒸煮 篦子 药材 | ||
1.一种古法改进蒸煮锅,包括:本体(1)、限位块(2)、药液收集盘(3)、篦子(4)、第一限位凸缘(301)、耳板(302)、第二限位凸缘(401)、篦柱(402)、上收集板(403)、下收集板(40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呈圆柱形锅体状,且本体(1)内侧壁的中间偏下位置设置有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呈环形板状,且限位块(2)通过焊接方式与本体(1)相连接;所述本体(1)的内部放置有环形壳体状药液收集盘(3),且药液收集盘(3)顶部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圆形板状的第一限位凸缘(301),并且第一限位凸缘(301)与药液收集盘(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凸缘(301)与本体(1)呈过渡配合,且第一限位凸缘(301)的底面与限位块(2)的顶面活动连接,并且限位块(2)与药液收集盘(3)呈过渡配合;所述药液收集盘(3)顶部内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弧形状的耳板(302),且耳板(302)与药液收集盘(3)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本体(1)的内部放置有圆柱状的篦子(4),且篦子(4)设置在药液收集盘(3)的顶部;所述篦子(4)底部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圆形板状的第二限位凸缘(401),且第二限位凸缘(401)与本体(1)呈过渡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凸缘(401)与篦子(4)设置为一体式机构,且第二限位凸缘(401)的底面与第一限位凸缘(301)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篦子(4)内侧的顶部焊接有圆柱状的篦柱(402),且篦柱(402)呈线性阵列方式设置有N处;所述篦柱(402)的下方设置有上收集板(403),且上收集板(403)呈线性阵列方式设置有N处;所述上收集板(403)的下方设置有下收集板(404),且下收集板(404)呈线性阵列方式设置有N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法改进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收集板(403)与下收集板(404)均呈弧形板状,且上收集板(403)与下收集板(404)呈水平交错设置,并且上收集板(403)及下收集板(404)均与水平面呈2-5度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法改进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收集盘(3)顶部设置呈开口状,且药液收集盘(3)顶部的开口处与上收集板(403)及下收集板(404)的左端呈上下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法改进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收集板(403) 的右端焊接在篦子(4)的内侧壁上,且上收集板(403)的左端与篦子(4)的内侧壁呈间隙配合,并且上收集板(403)设置在篦柱(402)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法改进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收集板(404)的右端焊接在篦子(4)的内侧壁上,且下收集板(404)的左端与篦子(4)的内侧壁呈间隙配合,并且下收集板(404)设置在两处相邻的上收集板(403)中间位置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法改进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302)呈环形阵列方式设置有四处,且四处耳板(302)均朝向药液收集盘(3)的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药圣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药圣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60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