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市政道路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7623.X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9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宸珲;龙树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槽 水生植物 污水处理厂 挡板 连通槽 路牙 溢流管 种植孔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道路路面 顶端开口 排水结构 市政道路 水平贯通 污染物质 通水槽 净化 顶面 齐平 水中 人行道 遮挡 种植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若干的路牙,路牙一侧与人行道之间间隔形成排水槽,路牙与排水槽之间水平贯通有连通槽,连通槽的最低点与道路路面齐平,连通槽到排水槽的槽底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排水槽的顶端开口,排水槽的顶面设置有用于遮挡排水槽的挡板,挡板上贯通挡板设置有若干种植孔,种植孔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根部与排水槽的槽底接触,排水槽与污水处理厂之间连通有溢流管,溢流管与排水槽连通的位置低于通水槽的水平高度。通过在排水槽内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根部的净化的作用,使得从道路流进到排水槽内的水得到净化,使得流到污水处理厂的水中含的污染物质较少,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般在道路与路牙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排水沟,以供地面上的水可以从排水沟处排向污水处理厂。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路面上行驶的油车或者其他的运输车辆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少量的滴漏的现象,滴漏的物体停留在道路内,下雨或者进行道路清洗时,道路上的污渍被水冲到排水沟内然后随着水排向污水处理厂,污渍中含的有害物质也随着水一起进入到污水处理厂内,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具有减轻污水处理厂负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若干的路牙,所述路牙一侧与人行道之间间隔形成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路牙的铺设方向一致,所述路牙与所述排水槽之间水平贯通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一端贯通路牙,所述连通槽的最低点与道路路面齐平,所述连通槽到所述排水槽的槽底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所述排水槽的顶端开口,所述排水槽的顶面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排水槽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贯通挡板设置有若干种植孔,所述种植孔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的根部与所述排水槽的槽底接触,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污水处理厂之间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位置低于所述连通槽的水平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水内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根部的净化的作用,使得从道路流进到排水槽内的水得到净化,使得流到污水处理厂的水中含的污染物质较少,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通过在排水槽的槽底与连通槽之间设置一段距离,使得排水槽内可以存储一部分的水,以供水生植物的生长,也可使得在一般的情况下,流进排水槽内的水不易倒灌回到道路上。通过将水生植物种植在种植孔内,当某个种植孔内水生植物出现枯萎时,可以将单独其取出更换新的水生植物,挡板可以阻挡大垃圾掉入排水槽内,造成排水槽的堵塞。通过将排水槽设置在路牙的一侧,因路牙的阻挡作用,使得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不易压到排水槽内种植的水生植物。通过溢流管的溢流的作用,当道路上的水量较大时,水可以从溢流管处排向污水处理厂,达到分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路牙呈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三角形的路牙,三角形的路牙较矩形的路牙具有更好的承重能力,使得路牙的稳固性较好,路牙不易被压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槽的槽径大于二分之一路牙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通槽的槽径设置得较大,在排水时,使得道路上的水可以快速的排进到排水槽内,不易造成路面的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槽内设有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板对路牙的支撑的作用,补强了路牙的强度,在路牙上开设连通槽之后,路牙不易因自身的强度问题,影响道路整体的强度和排水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呈三角形,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地面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中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7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阻排水功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