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灶新型通用防风炉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9836.6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9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莉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15/08;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62901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 新型 通用 防风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灶新型通用防风炉架结构,包括:下底座以及上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均呈环形设置,上底座内壁安装有旋转支撑脚,旋转支撑脚与上底座内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旋转支撑脚于上底座内部指向上底座中心处,旋转支撑脚绕连接件转动外翻伸出上底座外;所述的下底座内设置有指向下底座中心的限位弹片。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炉架进行了改进,能够减少热量的消散,锅体升温更快,火力更足;上底座设置有旋转支撑脚,通过旋转支撑脚转动,可以对小锅体或者大锅体进行支撑,根据需求选择,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最后,下底座上设置有限位弹片,能够夹持燃芯,防止晃动,并且可以调节限位弹片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燃气灶燃芯,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燃气灶新型通用防风炉架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灶的燃烧部分需要设置炉架,通过炉架完成锅体的支撑,使锅体位于炉架的上方。而现有技术中的炉架一般包括:底环以及焊接于底环并向上呈倒L型的支撑脚,锅体支撑于支撑脚上,而现有技术中的炉架具有以下缺点:
1、开放式的炉架使得燃气灶的热量消散快,无法较好地利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设计的斜面内壁在燃烧时对锅底产生一种反射温。即火苗直接接触锅底的直射热和内斜型内壁产生的反射热两种温度,此内外层的设计结构,是把传统开放式炉架散发的热能回收利用起来。
2、传统的炉架大小固定,那么对于体积较大的锅体支撑时,容易产生晃动。
3、炉架自身由于锅体晃动时也会跟随在燃气灶上产生移动,使用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新型通用防风炉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燃气灶新型通用防风炉架结构,包括:下底座以及安装于下底座的上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均呈环形设置,上底座内壁安装有旋转支撑脚,旋转支撑脚与上底座内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旋转支撑脚于上底座内部指向上底座中心处,旋转支撑脚绕连接件转动外翻伸出上底座外;所述的下底座内设置有指向下底座中心的限位弹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旋转支撑脚包括:连接部以及支撑部,连接部与支撑部垂直呈“L”型,其中连接部连接连接件,支撑部指向上底座的中心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接部一端与连接件枢接,旋转支撑脚向外翻转,令支撑部斜上伸出上底座,达到固定锅的作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部向外伸出所述上底座,支撑脚支承于上底座边缘。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底座包括:衔接的下环圈和上环圈,下环圈和/或上环圈上分别设置有换气孔。进气孔的进气量达到接近开放式炉架的进气量,而且,起到了防风,隔热的效果。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环圈底边向内翻卷。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环圈上开设有贯通内外壁的条形槽,所述的限位弹片一端固定连接于条形槽,另一端沿条形槽定位移动,以改变弹力方向。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底座上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折边,以支撑于下底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底座直径大于上底座,上底座上边缘外翻形成折边后支撑于下底座上边缘。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炉架进行了改进,能够减少热量的消散,锅体升温更快,火力更足;上底座设置有旋转支撑脚,通过旋转支撑脚转动,可以对小锅体或者大锅体进行支撑,根据需求选择,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最后,下底座上设置有限位弹片,能够夹持燃芯,防止晃动,并且可以调节限位弹片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燃气灶燃芯,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莉,未经张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9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