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青砖青瓦的连续烧制窑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9919.5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5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帮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帮明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B9/02;F27B9/3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窑体 烧制窑 烟气通道 烟气孔 青瓦 青砖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高温烟气 余热烟道 主烟道 余热 闭环 排放标准 生产技术 顺次相连 粘土砖瓦 热效率 干燥室 可开闭 小烟道 预热 侧壁 脱硫 脱硝 瓦胚 烟气 后排 生产 粉尘 点火 燃料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粘土砖瓦的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产青砖青瓦的连续烧制窑,包括顺次相连并形成闭环的多个窑体,相邻的两个窑体之间设有烟气通道,烟气通道内设有可开闭的余热烟道,烟气通道的侧壁设有烟气孔,烟气孔处设有烟气闸,所有的烟气孔均与主烟道连通,窑体上设有与烟气通道连通的小烟道。本实用新型的生产青砖青瓦的连续烧制窑,通过每个窑体的余热烟道与主烟道连通,组成连续烧制窑,从第一窑体点火开始,产生的余热高温烟气首先用于对接下来的窑体进行预热,再通过干燥室干燥湿瓦胚,最后脱硝、脱硫和粉尘后排出,满足排放标准。通过对余热高温烟气的有效利用,该连续烧制窑的热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节约燃料,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粘土砖瓦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青砖青瓦的连续烧制窑。
背景技术
由于青砖瓦在硬度、抗拉、抗折、抗剪等性能上都比红砖瓦优异,且色彩不同,使青砖瓦的市场价格较高。传统的大型青砖青瓦烧制窑每窑生产周期30天以上,每窑烧制青砖1万匹以下,各种形状青瓦30万匹以下,工人需要在30-50℃的窑内装卸堆码烧制品,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用有烟煤加在窑门炉膛内烧结砖瓦,每窑烧煤20吨以上,平均每匹瓦耗煤70克,成本约0.07元,能耗高,且余热高温烟气没有有效利用,也没有用除尘脱硫脱硝设备净化就直接排入空中,不符合环保排放标准,污染环境。
现在也有用天然气进行烧制,但每窑烧制青瓦在10万匹一下,产能低,且闭窑用水蒸气冷却置换红砖红瓦中三氧化二铁为四氧化三铁,砖瓦呈灰白色,不符合传统古建砖瓦的青黑色,且每匹瓦燃气费成本约0.15元。
传统的大型青砖青瓦烧制窑制作各种形状湿瓦胚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风干房,依靠自然风风干各种湿瓦胚,冬天气温低,需要两个月以上时间风干,夏天需要三十天以上时间才能自然风干,传统自然干燥砖瓦工艺,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成本高。
因此,现有的青砖青瓦烧制窑由于不能连续生产,且能耗很高,污染严重,故不能产生规模效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青砖青瓦的连续烧制窑。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产青砖青瓦的连续烧制窑,包括顺次相连并形成闭环的多个窑体,相邻的两个窑体之间设有烟气通道,烟气通道内设有可开闭的余热烟道,烟气通道的侧壁设有烟气孔,烟气孔处设有烟气闸,所有的烟气孔均与主烟道连通,窑体上设有与烟气通道连通的小烟道。
优选地,所述窑体的底部设有炉桥,炉桥的下方设有灰道,灰道内设有横轴和勾灰杆,勾灰杆的中部和横轴转动连接,勾灰杆的下部与连杆转动连接,连杆与驱动单元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杆的运动路径上设有两个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窑体的顶部设有加煤筒,加煤筒的外围设有一圈水槽。
优选地,所述余热烟道连通设置有漏灰通道,余热烟道与漏灰通道连通处的两侧均设有可开合的密封门。
优选地,还包括干燥室,干燥室底部设有加热烟道,主烟道连接加热烟道的一端,加热烟道的另一端顺次连接臭氧发生室、脱硫岛和洗涤塔。
优选地,所述干燥室顺着加热烟道内烟气的流动方向依次分为高温干燥室和低温干燥室,主烟道通过热风管连通低温干燥室底部的加热烟道。
优选地,所述高温干燥室上设有冷风口,冷风口上设有冷风闸,热风管上设有热风闸。
优选地,所述加热烟道上盖设有底板,底板上铺设有湿胚轨道。
优选地,所述窑体的顶壁和底壁内均设有喷水管,窑体上部设有喷煤机,窑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排风机,窑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炉膛门和窑门,炉膛门处安装有鼓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帮明,未经彭帮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99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高温炉控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