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灌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0648.5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8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弗格森道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缝机 本实用新型 导热油循环 循环管道 热熔釜 加热 循环加热装置 熔化 油泵 加热油腔 加热部 沥青泵 道路养护设备 加热器 方便维修 工程进度 热熔胶块 循环通道 一端设置 加热油 减小 内热 熔胶 串联 体内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灌缝机,主要涉及道路养护设备领域。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灌缝机,包括灌缝机本体,所述灌缝机本体内具有热熔釜和沥青泵,所述沥青泵用于将熔化的热熔胶块进行泵出,所述灌缝机本体一端设置循环加热装置,所述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加热油腔、第一循环管道、第一油泵和设置在热熔釜外部的第一加热部,所述加热油腔、第一循环管道和第一加热部构成循环通道,所述第一油泵串联在第一循环管道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加热油的温度得到均匀的提升,对热熔釜内热熔胶块的熔化效果更好,且设备出现问题后方便维修,尽可能减小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道路养护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灌缝机。
背景技术
灌缝机是道路修复中至关重要的设备,灌缝机将热熔胶块熔化,通过胶枪将熔融状态的热熔胶填充到道路开槽内,对道路破损进行修补。目前灌缝机的加热方式主要是利用燃烧器对加热油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加热油对热熔釜进行油浴加热。但是这种加热方式需要加热装置内置,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无法直接对设备进行维修,这会大大延缓工程进度,且加热油在油腔内无法循环,导致加热初始阶段加热油的温度不均,对热熔釜的加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灌缝机,它能够使得加热油的温度得到均匀的提升,对热熔釜内热熔胶块的熔化效果更好,且设备出现问题后方便维修,尽可能减小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导热油循环加热灌缝机,包括灌缝机本体,所述灌缝机本体内具有热熔釜和沥青泵,所述热熔釜用于对热熔胶块进行熔化,所述沥青泵用于将熔化的热熔胶块进行泵出,所述灌缝机本体一端设置循环加热装置,所述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加热油腔、第一循环管道、第一油泵和设置在热熔釜外部的第一加热部,所述加热油腔、第一循环管道和第一加热部构成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内流通加热油,所述第一油泵串联在第一循环管道上,所述加热器用于对加热油腔进行加热。
所述沥青泵位于热熔釜内底部。
所述沥青泵位于热熔釜外部,所述沥青泵与热熔釜之间连接导出管道,所述沥青泵外壁上和导出管道外壁上均设置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与加热油腔之间设置第二循环管道,所述第二循环管道上串连第二油泵。
所述加热器为燃烧器。
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所述第一加热部为盘管,所述盘管在热熔釜外壁上呈螺旋设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器外置,通过循环加热装置将加热油输送到热熔釜,实现热量的传递,从而将热熔釜内的热熔胶块进行熔化,通过循环的方式使加热油在初始阶段的加热更为均匀,从而使加热油对热熔釜的加热效果更好。外置的加热器和循环装置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减少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热熔釜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和3热熔釜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热熔釜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灌缝机本体;2、热熔釜;3、沥青泵;4、循环加热装置;5、加热器;6、加热油腔;7、第一循环管道;8、第一油泵;9、第一加热部;10、导出管道;11、第二加热部;12、第二循环管道;13、第二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弗格森道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弗格森道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0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