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1805.4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1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倩;张扬;桑恩方;桑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之星水下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2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程玉红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腔体 顶面 条形槽 无人船 捕捉 船体 水下潜器 智能捕获 连接板 气缸 竖向 相通 本实用新型 顶面内壁 航行模式 内壁中部 上下移动 方形腔 活动端 外部 底面 下端 捕获 开口 狭窄 河道 体内 便利 配合 | ||
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包括具备自主航行模式的船体,船体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自主航行模块,船体的顶面中部开设独立的方形腔体,方形腔体的顶面与底面均与外部相通,方形腔体的前后两面内壁中部均开设竖向的条形槽,条形槽的下端均与外部相通,条形槽的顶面内壁均固定安装竖向的气缸,气缸的活动端均朝下且均固定安装连接板,方形腔体内配合设有捕捉筐,捕捉筐能沿方形腔体上下移动,捕捉筐的顶面与朝向船尾的一侧均开口,两块连接板分别位于捕捉筐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船体积小巧,能在狭窄的河道内进行捕获工作,使用范围更广,在使用时更加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面捕捞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
背景技术
小型潜水器在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援工作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的小型潜水器在收放时,大多需要工作人员利用吊装设备起吊潜水器,工作过程复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且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并且潜水器在吊装过程中若未固定牢固则易于从吊装设备上脱落,危险程度较高,在使用时较为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包括具备自主航行模式的船体,船体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自主航行模块,船体的顶面中部开设独立的方形腔体,方形腔体的顶面与底面均与外部相通,方形腔体的前后两面内壁中部均开设竖向的条形槽,条形槽的下端均与外部相通,条形槽的顶面内壁均固定安装竖向的气缸,气缸的活动端均朝下且均固定安装连接板,方形腔体内配合设有捕捉筐,捕捉筐能沿方形腔体上下移动,捕捉筐的顶面与朝向船尾的一侧均开口,两块连接板分别位于捕捉筐的前后两侧,捕捉筐的前后两侧下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捕捉筐的内侧内壁中部固定安装自动对接控制装置,自动对接控制装置能与水下潜器的对接装置实现自动对接,船体的顶面另一侧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无线接收装置与处理器,无线接收装置能与水下潜器的无线发射装置无线连接,自动对接控制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均与处理器电路连接,处理器与气缸电路连接,船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气缸、自动对接控制装置、无线接收装置与处理器均分别与蓄电池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所述的船体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防护罩,无线接收装置与处理器均位于防护罩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所述的船体的船身为玻璃钢材质船身。
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所述的蓄电池为铁锂电池组。
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所述的船体的顶面另一侧开设带有密封塞的充电口,充电口与蓄电池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能够智能捕获小型水下潜器的无人船,所述的气缸均为多级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之星水下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之星水下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1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治式水面无人船
- 下一篇:一种水草打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