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VCM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2051.4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6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丘永桂;任备战;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H17/00 | 分类号: | C10H17/00;B01J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29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活动套接 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 同轴设置 电石 反应釜 推动环 支撑杆 底部中间位置 反应效率 方便操作 废渣排放 内部安装 排料通道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轴线阵列 电石渣 改进型 内侧壁 石灰乳 抖动 冲刷 推管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VCM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型VCM生产设备,针对反应筐内部废渣排放不方便,同时反应筐在使用的时候抖动严重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反应筐,所述反应筐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活动套接有推动环,所述推动环的外圈活动套接有与转轴外圈活动套接的推管,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排料通道。本实用新型实现对电石的立体多角度冲刷,快速的将电石表面的石灰乳清楚,提高反应效率,方便将反应筐内部的电石渣排放出来,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CM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VCM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使用电石乙炔法合成VCM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机理是乙炔和氯化氢使用氯化汞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合成VCM,其中乙炔是经电石与水得到,但是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石渣浆,不但阻碍了乙炔生产速率,而且存在着污染环境,耗能较高的问题,另外,乙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的粗VCM中还含有未反应完的HCL,需经过水洗和碱洗产生大量的废水;
申请号为CN201810441161.2记载的一种改进的电石法合成VCM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电石与水进行反应,产生得到的电石渣浆通入氯化钙转化器内;2)经步骤1)反应得到乙炔与HCL进入混合器,得到混合气进入装有氯化汞触媒的VCM转化器内进行转化;3)经步骤2)转化后的粗VCM进入氯化钙转化器内,得到粗氯化钙溶液,经沉淀、过滤后,再经三效浓缩器制成氯化钙;)经步骤3)处理后的粗VCM送入气柜,从气柜出来的粗VCM经压缩、冷凝成液体后,经固碱干燥器干燥后,再经低沸塔、高沸塔精制后送往精VCM贮槽,供聚合使用。本发明不但将电石渣浆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氯化钙,而且对粗VCM进行了碱洗,保证了VCM的质量,同时,减少了废液的排放,虽然该申请能够将电石渣浆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氯化钙,而且对粗VCM进行了碱洗,保证了VCM的质量,同时,减少了废液的排放,但是反应筐内部废渣排放不方便,同时反应筐在使用的时候抖动严重,为此需要一种改进型VCM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型VCM生产设备,解决了现有反应筐内部废渣排放不方便,同时反应筐在使用的时候抖动严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VCM生产设备,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反应筐,所述反应筐的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转轴同轴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活动套接有推动环,所述推动环的外圈活动套接有与转轴外圈活动套接的推管,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开设有沿其轴线阵列分布的排料通道,所述排料通道的两侧内侧壁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引导槽,两组所述引导槽之间活动套接有盖板,所述推动环的底部外圈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与盖板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推管的底部内圈螺纹套接有与反应釜底部活动套接的螺杆,推管伸出反应筐的一端外圈活动套接有与反应釜内侧壁固定连接的隔板。
优选的,所述反应筐的顶部外圈和底部外圈均安装有与反应釜内侧壁活动套接的保持套环,保持套环的内圈安装有与反应筐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反应筐的外圈安装有螺旋结构的提升叶片。
优选的,所述隔板较低的一端上方安装有与反应釜固定连接的排渣管,排渣管的顶部安装有排液管,反应釜的顶部安装有进料管。
优选的,所述内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盖板活动套接,盖板远离推管的一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与引导槽活动套接的转动杆。
优选的,所述转轴伸出反应釜顶部的一端安装有电机,螺杆伸出反应釜底部的一端安装有推料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2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