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器外壳及应用该外壳的隔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3353.3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4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36 | 分类号: | H01P1/36;H0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逸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器 隔离器外壳 腔体 本实用新型 盖板 限位件 卡持 安全性能 结构稳定 通信仪器 一体成型 圆周间隔 电性能 嵌设 应用 开口 加工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器外壳及应用该外壳的隔离器,涉及通信仪器技术领域。其中,一种隔离器外壳,包括腔体及盖板,腔体上用于嵌设盖板的开口所在一侧一体成型有若干卡持限位件,各所述卡持限位件在腔体上呈圆周间隔设置。一种隔离器,包括上述外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稳定、牢靠,有助于降低隔离器加工成本的一种隔离器外壳,以及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突出,适于批量生产,且产品质量较高的一种隔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离器外壳及应用该外壳的隔离器。
背景技术
隔离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基站、直放站、终端及其测试系统和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通信设备上的器件,主要由腔体、永磁体、导磁圆片、旋磁铁氧体、温补片、负载、盖板等组成。它是一种利用铁氧体旋磁材料,在外加高频波场与恒定直流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旋磁特性,将进入其任一端口的入射电磁波,按照由静偏磁场确定的方向顺序传入下一个端口的多端口器件。这种单向传输高频信号的特性,多用于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负载之间,起到相互隔离的作用。负载阻抗在变化的情况下不影响功放,从而保护功率放大器。
其中腔体主要起到机械支撑、导磁、导电、封装等作用,目前腔体的加工方式包括机加工、冲压、注射成型等。众所周知,机加工可制备结构复杂件,但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冲压成本低,但材质局限性大,难以成形复杂零部件,且会增加后续组装成本;而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适合大批量生产小而复杂的金属零件,且材料选择性大,产品性能好。
而目前腔体和盖板多采用螺纹连接,腔体设内螺纹、盖板设外螺纹,两者螺纹配合并有效封装腔体内部容纳物。而螺纹加工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容易出现滑丝等问题,且在旋盖过程中螺纹上的毛刺碎屑可能掉落在腔体内部器件上。可见,腔体与盖板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不仅会导致隔离器组件固定不牢,而且还存在电性能不佳、安全性能不足等缺陷。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5G技术的普及,隔离器的尺寸越来越小,需求量越来越大,亟需设计一种低成本、大批量、高质量的隔离器制备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器外壳及应用该外壳的隔离器,避免复杂的机加工,抛弃腔体与外壳传统的螺纹连接的配合方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隔离器组件固定的牢靠性,保证隔离器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从而极大提高隔离器的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离器,包括腔体及盖板,所述腔体上用于嵌设盖板的开口所在一侧一体成型有若干卡持限位件,各所述卡持限位件在腔体上呈圆周间隔设置;
当所述盖板未嵌入腔体时,各所述卡持限位件呈直立状态;
当所述盖板嵌入腔体中后,各所述卡持限位件向内翻折并限制盖板脱离腔体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板嵌入腔体之前,各卡持限位件保持直立状态,确保盖板可便捷的嵌入腔体。当盖板嵌入腔体后,工作人员将各卡持限位件向内翻折;此时,各卡持限位件可对盖板起到限位和卡接的作用,防止盖板从腔体中脱离,并保证盖板的稳定性。通过这种方式,抛弃了腔体与盖板之间传统的螺纹连接的配合方式,避免加工螺纹,并间接的回避了螺纹连接所存在的滑丝和毛刺碎屑掉落的问题,从而不仅能够降低加工成本,保证隔离器组件固定的牢靠性,还能提高隔离器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充分保证隔离器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周侧至少垂直固定有三个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弧形板;所述卡持限位件在各弧形板远离底板的一侧均至少设有一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卡持限位件分别设置在各弧形板上,使得各卡持限位件可均匀分布,使得各卡持限位件可对盖板均匀施力,保证盖板安装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隔离器组件固定的牢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3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芯片组件及同轴器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低损耗半柔射频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