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摘鱼钩及诱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3835.9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9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俊;张意丽;张飞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廷俊 |
主分类号: | A01K97/18 | 分类号: | A01K97/18;A01K83/00;A01K97/00;A01K9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余炎锋 |
地址: | 45237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线 鱼钩 钩架 本实用新型 顶部设置 捕鱼 工人接触 固定设置 中部铰接 不接触 滑动 固结 诱鱼 申请 鱼类 损伤 自动化 穿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鱼技术领域。一种自动摘鱼钩,包括钩架、鱼钩部和摘鱼部,在所述钩架顶部设置有第一鱼线;鱼钩部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钩架上,在所述鱼钩部顶部设置有第二鱼线;所述摘鱼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鱼线的中部,所述第二鱼线滑动穿过所述摘鱼部,且所述第一鱼线和所述第二鱼线的顶部固结。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诱钓设备。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不接触鱼而实现自动摘鱼,其不仅能够避免工人接触一些有毒鱼类造成损伤,而且能够为自动诱钓作业提供基础;本申请中的诱钓设备,其能够实现诱鱼和捕鱼,配合摘鱼台和摘鱼部的结构,实现摘鱼,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的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摘鱼钩及诱钓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捕鱼作业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发展和更新,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捕鱼效率,现有技术中的捕鱼多依靠人工捕鱼、人工摘鱼、人工挂饵等操作,而且单人控制的钓鱼渔具数量有限;在大型的捕捞作业中,采用人工捕鱼更显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环境恶劣。
在进行自动化捕捞垂钓作业中,其主要难题是如何实现自动摘鱼,因此对于鱼钩的结构的设计难题无法解决,会导致自动捕捞垂钓作业的方案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自动摘鱼、自动诱钓作业的自动摘鱼钩及诱钓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摘鱼钩,包括:钩架,在所述钩架顶部设置有第一鱼线;鱼钩部,其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钩架上,在所述鱼钩部顶部设置有第二鱼线;以及摘鱼部,所述摘鱼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鱼线的中部,所述第二鱼线滑动穿过所述摘鱼部,且所述第一鱼线和所述第二鱼线的顶部固结;捕鱼作业时,所述鱼钩部与所述钩架贴合,所述第一鱼线和所述第二鱼线均呈绷紧状态;摘鱼作业时,上提所述摘鱼部,所述鱼钩部绕所述钩架旋转,并实现摘鱼。
根据本实用新型自动摘鱼钩,优选地,所述钩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鱼钩部匹配贴合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自动摘鱼钩,优选地,所述钩架上嵌设有磁铁,用于捕鱼作业时实现鱼钩部与钩架的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自动摘鱼钩,优选地,所述自动摘鱼钩为仿生鱼钩。
一种诱钓设备,包括:平台;循环轨道,其布设在所述平台上,且其中一部分所述循环轨道延伸出所述平台,在所述循环轨道内布设有行走单元;如上述的自动摘鱼钩,其间隔布设在所述行走单元下部,并随行走单元沿所述循环轨道移动;以及摘鱼台,其设置在所述平台上,并与其中一部分所述循环轨道对应,所述摘鱼台中部设置有过线通槽,与所述摘鱼台对应的所述循环轨道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自动摘鱼钩经过所述过线通槽,且所述摘鱼部沿所述摘鱼台滑动,且鱼钩部绕所述钩架旋转,实现摘鱼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诱钓设备,优选地,所述平台为船;或所述平台为漂浮平台,所述漂浮平台包括气囊和设置在所述气囊下部设置有鱼篓,所述鱼篓与摘鱼台对应,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支撑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诱钓设备,优选地,所述摘鱼台的台面为水平结构、或倾斜结构、或前半段为水平段且后半段为倾斜段,所述摘鱼台的台面上间隔设置有凸起;所述摘鱼部底部呈半球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诱钓设备,优选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雨幕单元,所述雨幕单元包括:环向设置有循环水管;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管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延伸入水底;以及布设在所述循环水管上的喷淋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诱钓设备,优选地,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诱鱼灯和诱鱼声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廷俊,未经张廷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3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