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动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4625.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0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光;陈炳力;舒文;冉津川;陈跃来;李璟;周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31262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叉 针尖 针体 一体式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 耳鸣 弹簧包裹 患者穴位 末端连接 人员判断 针体顶部 针体上端 制造成本 治疗效果 刻度线 弹簧 治疗 医护 表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动针,所述的波动针包括音叉、弹簧、针体、针尖;所述的音叉呈“V”型结构;所述的音叉末端连接针体顶部,所述的弹簧包裹于针体上端表面;所述的针尖一体式结构设计于针体底部。其优点表现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治疗时可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耳鸣进行治疗,刻度线可方便医护人员判断波动针插入患者穴位的深度,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波动针。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国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中国于2010年11月16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目前,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目前,治疗耳鸣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药物治疗、心理学治疗、针灸治疗。而针灸治疗中,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胆寄窍于耳,所以在针灸选穴上主要与补益肾精、调理胆气为主进行治疗,常用穴位有:中睹、听宫、翳风、肾腧等,手法选用平补平泻,每次留针20分钟,每次轩二个穴位,以上针灸方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耳鸣得到缓解,但存在不足之处在于,这对于医生的手法要求很高,新人不容易学会,穴位种类太多,不方便记忆。且耳鸣有很多种情况,耳鸣患者听到的是隆隆声,脑鸣患者听到的是蝉鸣的声音,二者声波不同,而都采用一种方法治疗,不易治疗。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11037929.6,申请日2018.09.06,专利名称为:一种通电发热针灸针。公开了一种通电发热针灸针,包括针尖、与针尖一体连接的管状针体、与针体螺纹连接的带有封头的管状针柄,所述针体内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串联有U型电热丝,且电热丝靠近针尖端与针体内表面接触,所述针柄内设置有电源,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伸入针柄内并与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线上分别串联有电源开关和调节电阻,所述电源的输入端经导线分别串联有整流器和电力接收线圈,所述针柄的外表面还开设有用于电源有线充电的充电接口。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0260433.9,申请日2018.03.27,专利名称为:一种针灸针。公开了一种针灸针,属于医疗器具,它包括针体,针体直径是0.2~0.45mm,其特征是所述针体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是0.05~0.1mm,长度是3mm。所述凹槽均布于针体或设置在针体的左右两侧或设置在针体的前后左右四侧或任意三个侧面。相邻两个纵向凹槽之间间距是2mm。
上述专利文献:CN201811037929.6中的针灸针内置电源、可无线充电,避免出现外接电热线缆拉扯针灸针的问题,且针体可分离式,使用后单独丢弃,可避免交叉感染,且降低针灸成本、节约环保。专利文献:CN20180260433.9中的针体在对人体经气调整,舒筋活络,祛除痰淤、痰湿、淤阻的同时针体的凹槽能够提取人体组织或体液,从而进行疾病检测、基因检测。但是关于一种结构简单、可发出与患者声耳鸣相同的声波,从而通过针灸的疗法有效治疗患者耳鸣的一种波动针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4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用套管针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胃病科康复用针灸治疗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