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拆装结构稳定的抗爆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4873.6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9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安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F1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邹敏菲 |
地址: | 450036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结构 稳定 抗爆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拆装结构稳定的抗爆墙,涉及建筑材料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抗爆墙安装拆卸较为不便,并且在结构拆装方便的前提下也不能保证结构强度,使强度和易拆装两者无法得以兼顾的技术问题。一种易拆装结构稳定的抗爆墙,包括龙骨和抗爆板,两侧抗爆板通过龙骨的支撑形成内部密封结构,内部密封结构的底端为通过螺栓相连接的踢脚座与踢脚板,踢脚座与踢脚板的连接形成了底部夹层,底部夹层中设置有多个竖向主龙骨和抗爆板,竖向主龙骨上设置有支撑卡托和贯穿孔,支撑卡托接触卡紧设置有横撑龙骨,横撑龙骨通过多个支撑卡托的承托横向设置,横撑龙骨与竖向主龙骨交叉形成的空间中填充有耐火岩棉,竖向主龙骨的顶端连接有横龙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易拆装结构稳定的抗爆墙。
背景技术
抗爆墙是构建在具有爆炸危险性或易发火灾事故场所的墙体,一般在墙骨架内填充等密度的岩棉,两侧为具有抗爆强度的面板,在爆炸发生后,抗爆防火墙能够阻挡爆炸的冲击,并且能够将火灾阻挡在墙外。但是现有的抗爆墙在结构上存在较为单一的弊端,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整体较为大型的龙骨作为基础进行安装,十分不方便,如果对其结构进行简化和改进还不能确保抗爆墙的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无法对其做到既能保证易安装拆卸又能兼顾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优质效果,在生产生活中对抗爆墙的安装和结构性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需要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与关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拆装结构稳定的抗爆墙,解决了现有的抗爆墙安装拆卸较为不便,并且在结构拆装方便的前提下也不能保证结构强度,使强度和易拆装两者无法得以兼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拆装结构稳定的抗爆墙,包括龙骨和抗爆板,各抗爆板之间通过自攻螺钉相连接,两侧抗爆板通过龙骨的支撑形成内部密封结构,内部密封结构的底端为通过螺栓相连接的踢脚座与踢脚板,踢脚座与踢脚板的连接形成了底部夹层,底部夹层中设置有多个竖向主龙骨和抗爆板,各竖向主龙骨等间距设置,竖向主龙骨上设置有支撑卡托和贯穿孔,支撑卡托接触卡紧设置有横撑龙骨,横撑龙骨通过多个支撑卡托的承托相对于竖向主龙骨横向放置,横撑龙骨与竖向主龙骨交叉形成的空间中填充有耐火岩棉,竖向主龙骨的顶端连接有横龙骨,横龙骨的外部套设连接有加强龙骨。
进一步地,加强龙骨上设置有卡紧槽,卡紧槽为内部中空的槽体,卡紧槽与横龙骨配合卡紧连接,在拆卸时只需将横龙骨从卡紧槽中抽出即可,较为方便,相比于传统的横龙骨,加强龙骨套设在横龙骨的外部这种结构设计不仅可以起到对横龙骨的外部防护作用效果,同时也加强了整个龙骨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进一步地,底部夹层中位于抗爆板与竖向主龙骨之间设置有紧固垫板,所述的紧固垫板为长方形木板,由于紧固垫板设置在竖向主龙骨与抗爆板之间起到填充空隙从而加大密封和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竖向主龙骨与抗爆板之间的间隙大小和紧固垫板的厚度来决定需要填充使用紧固垫板的数量,应用灵活方便且便于使用,在拆装时也较为容易轻巧,同时还加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贯穿龙骨的外径尺寸等于贯穿孔的直径尺寸,贯穿龙骨横穿通过插入到贯穿孔与竖向主龙骨相连接,贯穿龙骨与竖向主龙骨的拆装方式十分方便,并且可以在结构强度上辅助支撑竖向主龙骨,还能与横撑龙骨相辅相成共同增强抗爆墙的整体结构强度,既方便拆装也能极大地提升强度结构,实用性能极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48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柄组焊胎具
- 下一篇:神经内科医生用神经疏通缓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