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旅行枕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7875.0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丹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35222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玉芳 |
地址: | 10002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旅行枕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 第二侧部 第一侧部 可弯曲的 旅行箱包 人体颈部 软性材料 弯曲折叠 纵向压力 支撑力 支撑 颈部 颈枕 适配 填充 弯折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旅行枕,涉及颈枕领域。其中,这种旅行枕,包括:适配于人体颈部的旅行枕主体,旅行枕主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后部和通过该第一后部连接的两个第一侧部;旅行枕主体内填充软性材料。可弯曲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一第二后部和通过该第二后部连接的两个第二侧部。所述支撑架被设置于旅行枕主体内,使第二后部位于第一后部之内,第二侧部位于第一侧部之内。其中,支撑架的第二侧部被构造为在受到纵向压力时具有与所述压力相反方向的支撑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旅行枕相比于其他产品,可通过弯曲折叠挂于旅行箱包上进行携带,除了为头部与颈部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还可以通过弯折支撑架为身体其他部位进行支撑,功能多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旅行枕。
背景技术
U型颈枕,又名旅行枕,是根据颈部工学设计,可为人体头部、颈部提供支撑,使颈部保持在自然舒展状态,不阻碍头部及颈部血液循环,避免因小睡引起之颈部及肩部疼痛,为出行中的差旅人士提供放松肩颈和短憩的需求场景。但是目前市售的颈枕枕体的软硬程度不一。枕体太硬影响舒适程度;枕体太软,对头部或颈部起到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不能有效地托住下颚或者在颈部弯曲时托住头部,颈椎还是得不到支撑与保护。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旅行枕,旨在提供一种对头部与颈部具有良好支撑的旅行用颈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旅行枕,包括:
适配于人体颈部的旅行枕主体,所述旅行枕主体至少包括一第一后部和通过该第一后部连接的两个第一侧部;所述旅行枕主体内填充软性材料;
可弯折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一第二后部和通过该第二后部连接的两个第二侧部;所述支撑架被设置于所述旅行枕主体内,使所述第二后部位于所述第一后部之内,所述第二侧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部之内;其中所述支撑架的第二侧部被构造为在受到纵向压力时具有与所述压力相反方向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侧部包括至少一个相互对齐且贯穿所述第一侧部的气孔,且两个所述第一侧部均设置有由所述第一侧部内侧向其顶侧方向延伸形成的头戴式耳机形凹陷,所述耳形凹陷靠近所述第一后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闭环金属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闭环金属框架的第二侧部包括弯曲段、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弯曲段沿纵向设置且所述弯曲段的两个端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形成支撑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闭环金属框架的所述第二后部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延伸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延伸段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在纵向方向上互相抵靠,对所述第二后部施加外力用以贴合颈部。
进一步地,所述气孔沿所述第一侧部一端向另一端排列布置,且所述气孔均位于所述弯曲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形成的支撑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包覆在金属框架表面的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部的下表面还包括符合人的肩部弯曲进行的第一仿形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后部还包括符合人的颈部背面弯曲进行的第二仿形特征,所述第二仿形特征被构造为具有用于支撑头部背面的上表面和用于抵附于颈部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旅行枕主体还包括包裹在所述软性材料表面的可拆卸的枕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丹,未经李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7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固包缝边枕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旅行可变U型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