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固定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8647.5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0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湾资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31283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418 上海市奉贤区光明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螺旋槽 引流孔 内部通道 引流管 导管部 本实用新型 蝴蝶翼 捆扎 连通 互相交叉 螺旋延伸 人体组织 体液 堵孔 缝合 挤扁 受阻 贯通 邻近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固定引流管,包括:一导管部以及一引流部;一内部通道,内部通道贯通于导管部以及引流部的内部;一蝴蝶翼,蝴蝶翼连接在导管部上;两条螺旋槽,螺旋槽设置于引流部的外表面,两条螺旋槽分别在引流部上螺旋延伸,且两条螺旋槽互相交叉连通;若干槽内引流孔,槽内引流孔设置在螺旋槽内,且槽内引流孔连通螺旋槽以及内部通道。本实用新型无需对引流管进行缝合捆扎,操作更方便。引流管也不会因捆扎不当导致引流管被挤扁引流受阻。此外,即使某些槽内引流孔因人体组织进入造成了堵塞,但是在螺旋槽的作用下,体液会进入到邻近未被堵孔的槽内引流孔中,并进入内部通道引流,从而达到持续的引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固定引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引流管,如创口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将引流管插入人体组织内进行引流。而原始引流关的固定方式是将引流管的引流部先插入人体组织后,将漏出在人体外面的导管部管用缝合线缝在伤口皮肤上。
由此进行引流。
由于缝合线捆扎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捆扎的力度,否则捆扎过紧,引流管被挤扁,导致引流受阻,如果捆扎过松,引流管会随意滑动脱落,造成引流失败。
同时,即便是在正常负压引流情况下,人体组织在负压的作用下会逐渐嵌入在引流管的引流孔中,堵塞引流管,降低吸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引流管捆扎不当容易造成堵塞或者引流管滑脱,同时引流孔容易被人体组织嵌入,降低引流效率的缺陷,提供一种易固定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易固定引流管,其特点在于,所述易固定引流管包括:
一导管部以及一引流部;
一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贯通于所述导管部以及所述引流部的内部;
一蝴蝶翼,所述蝴蝶翼连接在所述导管部上;
两条螺旋槽,所述螺旋槽设置于所述引流部的外表面,两条所述螺旋槽分别在所述引流部上螺旋延伸,且两条所述螺旋槽互相交叉连通;
若干槽内引流孔,所述槽内引流孔设置在所述螺旋槽内,且所述槽内引流孔连通所述螺旋槽以及所述内部通道。
本方案中蝴蝶翼能够更方便医生用胶布固定,无需对引流管进行缝合捆扎,操作更方便。引流管也不会因捆扎不当导致引流管被挤扁引流受阻。
此外,本方案中增加了螺旋槽,由此即使某些槽内引流孔因人体组织进入造成了堵塞,但是在螺旋槽的作用下,体液会进入到邻近未被堵孔的槽内引流孔中,并进入内部通道引流,从而达到持续的引流的效果。
双条交叉的螺旋槽在引流部的轴向和周向持续延伸,由此可以尽可能增大螺旋槽的覆盖面积,避免仅局部延伸的螺旋槽被全部封堵。
较佳地,所述槽内引流孔设置在两条所述螺旋槽的交叉处。由此,被封堵的槽内引流孔处的体液可以从两条螺旋槽排出,增加引流效率。
较佳地,所述易固定引流管还包括若干槽外引流孔,所述槽外引流孔设置于所述引流部,且所述槽外引流孔错开所述螺旋槽设置,其中,所述槽外引流孔连通所述引流部的表面与所述内部通道。
槽外引流孔同样能够产生引流作用。同时,槽外引流孔能够充分利用螺旋槽外的空间,在有限空间下最大化了引流效果。
较佳地,所述槽外引流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引流部上。
较佳地,所述槽外引流孔在所述引流部的周向上与所述槽内引流孔错开设置。槽外引流孔和槽内引流孔错开设置,可以避免局部的组织封堵下全部被堵孔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湾资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湾资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8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逆流冲洗调压组件
- 下一篇:安全可调的负压引流装置及包含其的负压引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