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的制冷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0578.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2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粉明;王鹤林;付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5B39/04;F28D7/16 |
代理公司: | 32282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夏恒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制冷换热器 冷流体 壳体内部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快速散热 分布板 涡流 热交换效率 侧壁接触 充分接触 内壁顶部 自动开启 出管口 固定块 转动盘 内壁 排出 爆炸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散热的制冷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两侧并位于壳体的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分布板,并且所述分布板之间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换热器技术领域。该快速散热的制冷换热器可以使进入换热管内部的水能够在转动盘制造的涡流的作用下充分的与换热管的侧壁接触,从而使得换热管内部的水能够与壳体内部的冷流体充分接触,提高壳体内部的冷流体与换热管内部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同时可以实现冷流体出管口可以根据壳体内部的压力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及时排出制冷换热器内部的冷流体,避免压力过大而造成爆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散热的制冷换热器。
背景技术
制冷换热器是制冷系统中在温度不同的流体介质间实现相互换热的设备,按其工作原理,换热器有间壁式和混合式二大类,在制冷空调、暖通等领域主要涉及混合式换热器和间壁式换热器,其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
现有的快速散热的制冷换热器只是利用换热管的表面和壳体内部的冷流体固有的流速和气压带动冷流体进行换热,导致只有位于换热管外侧的部分能够与壳体内部的冷流体进行接触,从而导致换热管与壳体内部的冷流体接触不充分,换热效率较低,同时现有的快速散热的制冷换热器的冷流体出管口需要人为开启和关闭,不能根据壳体内部的气压开启或关闭,容易造成制冷换热器内部的压强过大,若不能及时排出制冷换热器内部的冷流体,则会引起制冷换热器的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散热的制冷换热器,解决了制冷换热器只有位于换热管外侧的部分能够与壳体内部的冷流体进行接触和冷流体出管口需要人为开启和关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快速散热的制冷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两侧并位于壳体的内壁顶部和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分布板,并且所述分布板之间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并且所述固定块远离换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框,所述环形框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并且所述转动轴远离环形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并且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并位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冷流体出管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并位于冷流体出管口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框,并且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并位于壳体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并位于安装框的内壁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并且所述安装框的侧壁并位于移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一侧的边缘处设置有进水管,并且所述壳体的顶部边缘处并远离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冷流体进管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表面并远离支撑柱的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有四个,并且所述通孔呈环形阵列等距离均匀的分布在安装框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表面设置有导热板,并且所述导热板等距离均匀的分布在换热管的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散热的制冷换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0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冷换热器的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膜蒸发器及其两相流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