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张力可视化外科打结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1388.1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兴;赵冠杰;王仪春;胡歆;张鹏宇;徐妙;秦超;王水;肇毅;徐皓;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32321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116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检测机构 海绵垫 打结 定值电阻 电连接 注水器 弹簧 本实用新型 表面模型 拱形 储水罐 输水管 滑片 水囊 电源 模拟外科手术 脆性 底板 线圈电连接 操作对象 操作过程 控制器电 末端连接 训练装置 控制器 可视化 底盘 套嵌 外端 外接 外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张力可视化外科打结训练装置,包括:储水罐,储水罐的外端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连接有抽注水器,抽注水器的末端连接有拱形水囊,拱形水囊的底部安装有底盘且上方固定有海绵垫,海绵垫的上方套嵌有表面模型,表面模型与海绵垫之间还安装有张力检测机构,张力检测机构底板固定有滑片,滑片固定在海绵垫上,张力检测机构包括电源、定值电阻、线圈、弹簧和开关,电源与左侧的定值电阻电连接,定值电阻与线圈电连接,线圈与弹簧电连接,弹簧的右侧与开关电连接,张力检测机构外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有LED显示屏且与抽注水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打结训练无法精确模拟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操作对象张力不同,脆性不同时需要采用不同打结方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张力可视化外科打结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打结是外科手术操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目前的临床教学中,学生通常在固定的硬物上进行打结训练或者使用现有的打结训练装置。然而实践表明,这两种打结训练方法都无法适应实际的外科手术操作,在实际的外科手术操作中,需要在人体上进行打结操作,打结过程中张力大,皮肤粘膜、血管等有些组织脆性大,打结时需要根据实际质地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力度进行打结,力度过重会大致组织撕裂,过轻则打结无法打紧。且在实际外科操作中,打结的部位不同,张力也不一样,打结的对象会根据手术部位不同而选择更合适的打结方法,如:深部打结法,双手打结法、单手打结法等,学生在临床操作时需要考虑使用何种打结方式进行打结。
然而,现有的学生用训练打结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现有打结模具较为单一,无法体现学生打结时打结方法选择这一思考过程,与学生平时教学训练过程中使用的打结装置有很大区别。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的打结训练模型,能模拟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多变的打结对象以及打结方式。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力可视化外科打结训练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张力可视化外科打结训练装置,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的外端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连接有抽注水器,所述抽注水器的末端连接有拱形水囊,所述拱形水囊的底部安装有底盘且上方固定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上方套嵌有表面模型,所述表面模型与海绵垫之间还安装有张力检测机构,所述张力检测机构底板固定有滑片,所述滑片固定在海绵垫上;
所述张力检测机构包括电源、定值电阻、线圈、弹簧和开关,所述电源与左侧的定值电阻电连接,所述定值电阻与线圈电连接,所述线圈与弹簧电连接,所述弹簧的右侧与开关电连接,所述张力检测机构外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LED显示屏且与抽注水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抽注水器由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组成,所述第一水泵的抽水端通过输水管与拱形水囊相连接且注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储水罐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注水端通过输水管与拱形水囊相连接且抽水通过输水管与储水罐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模型表面开设有条形裂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模型包括第一模型、第二模型和第三模型,所述第一模型采用脆性材质,所述第二模型采用中性材质,所述第三模型采用韧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打结训练无法精确模拟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操作对象张力不同,脆性不同时需要采用不同打结方式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1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