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把手换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2678.8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7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04 | 分类号: | E05B63/04;E05B3/00 |
代理公司: | 33289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宇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结构 转动座 安装座 联动机构 从动座 连接座 脱离 转动设置 配合 把手 活动弹性安装 驱动联动机构 复位机构 换向装置 结构设置 转动配合 锁体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把手换向装置,包括转动座及连接座,所述转动座用于跟把手配合,所述连接座用于跟锁体配合,所述转动座与连接座转动配合在一起;还包括安装座、从动座、复位机构、联动机构及脱离结构;所述转动座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从动座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从动座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及第二配合结构,所述联动机构活动弹性安装于转动座上,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用于跟联动机构相配合,所述脱离结构设置于安装座上,脱离结构用于驱动联动机构脱离与第一配合结构或第二配合结构的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把手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门锁是常用的家庭安防用具,由于目前的门分为左开式门及右开式门,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很多锁具厂家在生产时会对同一型号的门锁分别生产左开式的以及右开式的两款,同一款式的门锁生产两种形式的一则会加重厂家的生产成本,二则会对厂家造成较大的库存压力。亦有部分厂家在生产中对于一种型号的门锁只生产一种款式的,但这种情况下在将门锁安装到门上时,需要安装师傅根据门的实际情况调整锁内相关部件的安装结构,这一则繁琐,二则对安装师傅的操作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需要进行进一步说明的是,目前的门锁已经实现了模块化安装,门锁可以分为锁体、室外门把组件及室内门把组件,锁体是固定在门板内的,而室外门把组件以及室内门把组件是安装在门板两侧的。由于无论是左开式门还是右开式门,锁体都是不用做任何调整可以直接安装在门板内的,所以上述左开式与右开式指的是室外门把组件以及室内门把组件。以室外门把组件为例,如果厂家在生产时将室外门把组件做成了左开式的,那么门是右开式的门,那么安装师傅需要将左开式的室外门把组件调整成右开式的室外门把组件。
现在无论是室外门把组件还是室内门把组件,基本都包括以下三大部件,即面板、转动座及连接座,其中转动座转动安装于面板上,连接座与转动座转动配合在一起。这三个部件中,面板用来跟门板相固定配合,转动座用来安装把手,连接座用来跟锁体相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把手换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把手换向装置,包括转动座及连接座,所述转动座用于跟把手配合,所述连接座用于跟锁体配合,所述转动座与连接座转动配合在一起;还包括安装座、从动座、复位机构、联动机构及脱离结构;所述转动座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从动座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从动座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及第二配合结构,所述联动机构活动弹性安装于转动座上,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用于跟联动机构相配合,所述脱离结构设置于安装座上,脱离结构用于驱动联动机构脱离与第一配合结构或第二配合结构的配合;所述复位机构设置于安装座上或从动座上或安装座与从动座之间,复位机构用于驱动从动座在发生转动后回复至初始位置;当把手处于左开式且需要向右开式转换时,联动机构与第一配合结构配合在一起,驱动把手沿着开门方向反向转动,把手带着转动座及从动座一起转动,转动过程中,联动机构逐渐与第一配合结构脱离配合,从动座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回转初始位置,转动座进一步转动直至联动机构与第二配合结构配合在一起。
在上述装置中,如果安装座直接做成面板的形式,则上述装置可以直接装在门板上;如果安装座没有做成面板的形式,那么将安装座固定到面板上就可以使用了,当然直接将安装座固定到门板上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使用时的稳定性会差很多。
在本装置中,可以直接通过转动把手来实现门把组件左开式与右开式的转换,无需进行拆解,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所述安装座及从动座上均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安装座及从动座之间,且复位弹簧位于弹簧槽内。
利用复位弹簧来驱动转动后的转动座复位,方便快捷,将复位弹簧设置在弹簧槽内,可以保证复位弹簧运动的稳定,复位弹簧一半位于从动座内,复位弹簧另一半位于安装座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2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