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管路整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3091.9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1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舒文;刘帅;张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2 | 分类号: | F16L3/2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172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围板 连接件 医用管路 整理装置 柔性铰链 连接口 等边三角形 垂直悬挂 磁力贴片 独立设计 互相连接 两端固定 自然下垂 魔术贴 转动 | ||
医用管路整理装置,包括长度相同的第一包围板、第二包围板和第三包围板,第一包围板和第三包围板能够分别以柔性铰链Ⅰ和柔性铰链Ⅱ为轴,相对第二包围板转动而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并通过连接口Ⅰ和连接口Ⅱ连接在一起,第一包围板外表面设有一层连接件Ⅰ,第二包围板外表面设有一层连接件Ⅱ,第三包围板外表面设有一层连接件Ⅲ,连接件Ⅰ、连接件Ⅱ和连接件Ⅲ是能够互相连接的魔术贴或磁力贴片,互为独立设计的医用管路整理装置能够单独套装在医用管路的任何部位,无论是垂直悬挂,还是两端固定而中间自然下垂的管路都可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管路整理装置,用于与医用软管配套使用,适用于多管路使用的临床治疗场景,如手术、重症监护等。
背景技术
输液、透析、监护等临床治疗及检测操作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基本治疗手段,特别是在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临床场景中,往往同时使用多种仪器、耗材等对病人进行治疗、维持和监护,病人周身布满管路与仪器或其他医疗器械连接是非常常见的。然而,综合治疗及抢救所使用的仪器和器械往往五花八门,很难快速识别管路所对应的仪器和器械,且输注管路、呼吸管路等耗材均为无色透明,也增加了准确辨识的难度。除此之外,管路的两端均连接仪器断和患者端,其余部分自然垂放,之间很有可能缠绕、交叉排布,甚至需要在临床现场临时梳理线路,的这样混乱管路常常会给手术医生、临床抢救医生或医护人员造成麻烦。
现在的器械及仪器制造商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尽量生产具有分辨性的产品或设计具有分辨性的颜色,也有相应的行业标准规定一些医疗器械的颜色,但这些还大多停留在器械接口处的分辨色设计,很少应用于管路上,而且有些管路必须设计成透明以观察药液状态,无法通过改变颜色来作区分。有些专利成果也通过种种方式设计了对管路的整理,如ZL201620664859.7中记载的管状管路整理结构:“通过将裸露在外且梳理整齐的各个管路通过开口包裹在管体内,避免各管路散在外而相互缠绕”,但是这种设计中包裹管路的空间很有限,一些距离较远或走向不太相同的管路强行包裹在一起,就有可能增加管路与患者和器械之间的拉力,有拖拽脱落风险;又如ZL201620103137.4中记载的多路输液管路整理器,由长方形固定板及固定板上多个水平设置的输液管路卡夹构成,固定板由挂带挂于墙上,以集中整理管理,但是这种悬挂设计是针对重力输液特征的产品,非重力式的器械管路使用时会增加管路的下坠力,同样导致拖拽脱落风险,也无法起到区分管路的作用,并且临床上在固定板尺寸空间内,密集分布的输液管路场景也并不常见。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医用管路整理装置,采用独立外套医用管路整理装置,通过自由组合拼接使用,达到清晰标识并整理管路走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用管路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相同的第一包围板、第二包围板和第三包围板,第一包围板与第二包围板之间设有一个柔性铰链Ⅰ,第二包围板与第三包围板之间设有一个柔性铰链Ⅱ,第一包围板的一端设有连接口Ⅰ,第三包围板的一端设有连接口Ⅱ,第一包围板、第二包围板、第三包围板、柔性铰链Ⅰ、柔性铰链Ⅱ、连接口Ⅰ和连接口Ⅱ为任意颜色的软性塑料注塑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包围板和第三包围板能够分别以柔性铰链Ⅰ和柔性铰链Ⅱ为轴,相对第二包围板转动而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并通过连接口Ⅰ和连接口Ⅱ连接在一起。
第一包围板外表面设有一层连接件Ⅰ,第二包围板外表面设有一层连接件Ⅱ,第三包围板外表面设有一层连接件Ⅲ,连接件Ⅰ、连接件Ⅱ和连接件Ⅲ是能够互相连接的魔术贴或磁力贴片。
连接口Ⅰ和连接口Ⅱ是互为子母的魔术贴或磁力贴片。
连接口Ⅰ和连接口Ⅱ是互为子母的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3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联合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架空构件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