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步式样品净化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8171.3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0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诺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杨宝华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筒 推杆 堵头 多孔筛板 导流板 净化 样品前处理 样品净化 惰性胶 一步式 本实用新型 过滤器 螺纹堵头 螺纹连接 依次设置 针头出口 测试液 接针 内口 取下 筛板 上机 针头 密封 匹配 出口 过滤 配合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步式样品净化管,包括带螺纹堵头、针筒、样品前处理净化填料、导流板、多孔筛板和带惰性胶塞推杆;针筒内靠近针头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导流板、多孔筛板,多孔筛板和推杆之间设有样品前处理净化填料;针筒内径和推杆的惰性胶塞外径相互配合;筛板和导流板直径与针筒内径互相配合,将净化填料封闭在针筒内;堵头和针筒螺纹连接,堵头的内口和针筒的出口互相匹配,实现堵头对针头出口的完全密封。净化完成之后,只需取下堵头,针筒出口接针式过滤器,将推杆推出溶液,过滤溶液,无需离心即可得到上机测试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检测过程中的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和使用装置,属于分析化学中样品制备领域。
背景领域
化学分析领域中,样品前处理始终是对目标化合物检验检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统计结果表明,样品前处理这个步骤中样本前处理占用了相当多的时间,有的甚至可以占有全程时间的70%,甚至更多;比样本本身的检测分析多近一半的时间。各种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分析化学的重要课题与发展方向之一,快速、简便、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减少由于不同人员操作以及样本多次转移带来的误差,同时可以避免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农兽药残留和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目前主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包括固相萃取(SPE小柱)、凝胶渗透色谱和基于分散固相萃取的QuEChERS技术。其中SPE过程需要多次操作(平衡、上样、淋洗和洗脱等),样品容易穿透,淋洗速度要逐一控制,操作繁琐,且重复性不高。而凝胶渗透色谱则需要昂贵的设备,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很难在常规实验室实现推广。而QuEChERS技术虽然采用了分散填料的方式,回收率高,检测重复性良好,但依然需要多次的操作步骤(移取、涡旋、离心、过膜等),检测周期也较长。
食用农产品的检测往往需要一定的检测时效性,需要快速得到结果,从而对监管、企业原料采购、质量评定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实验室需要开发省时省力的农兽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满足快速处理、快速筛查的要求。样品前处理的操作步骤越少,使用的器具越少,结果越准确可靠,实验成本更低,效率越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多、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步式样品净化管,包括带螺纹堵头、针筒、样品前处理净化填料、导流板、多孔筛板和带惰性胶塞推杆;针筒内靠近针头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导流板、多孔筛板,多孔筛板和推杆之间设有样品前处理净化填料;针筒内径和推杆的惰性胶塞外径相互配合;筛板和导流板直径与针筒内径互相配合,将净化填料封闭在针筒内;堵头和针筒螺纹连接,堵头的内口和针筒的出口互相匹配,实现堵头对针头出口的完全密封。
还包括针头,针头与针筒的出口过盈配合。
在堵头、筛板和惰性胶塞之间密封下,净化填料可保存在针筒内。通过推杆在针筒内直线来回运动,可根据需要吸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提取溶液或排出液体。吸取样品提取溶液之后,堵头和惰性胶塞可将溶液密封在针筒内,通过涡旋振荡器或其他方式将净化填料和样品溶液充分混合,达到净化溶液的目的。净化完成之后,只需取下堵头,针筒针头接过滤膜,将推杆推出溶液,无需离心即可得到上机测试液。
该一步式样品净化管的针筒内径和推杆的惰性胶塞外径相互配合,形成良好密封;筛板和导流板外径与针筒内径互相配合,将净化填料封闭在针筒内;堵头的螺纹和针筒的螺纹互相匹配,堵头的内口和针筒的出口互相匹配,实现堵头对针头出口的完全密封;针头与针筒的出口互相匹配。
该一步式样品净化管中的带惰性胶塞推杆可在针筒内直线来回推拉,可根据需要吸取一定体积的样品溶液或排出液体。
该一步式样品净化管的净化填料由各种吸附填料按不同比例组成,主要包括无水硫酸镁、C18键合硅胶、氨基键合硅胶、PSA、石墨化碳黑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诺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杨宝华,未经中科诺实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杨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8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渗透除湿原理的深度除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检测用含水量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