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高压线束挡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8990.8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9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蕾;范佳伦;李跃华;何靖;王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安装板 电机 挡筋 辅助定位孔 挡板结构 高压线束 本实用新型 内部元器件 电机端盖 电机绕组 方案结构 螺钉紧固 耐久性能 使用材料 一体成型 挡板 固定孔 加强筋 接线盒 接线座 引出线 重量轻 掉落 侧边 线束 元器件 概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高压线束挡板结构,包括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侧边设有若干挡筋,所述挡筋与固定安装板之间倾斜一定角度,电机绕组引出线分别从各挡筋之间的间隙引出。所述固定安装板上设有两个固定孔,通过螺钉紧固在电机端盖内侧,挡筋的端部设有辅助定位孔,通过辅助定位孔固定在电机内部的加强筋上。所述线束挡板与电机内的接线座一体成型。本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材料少,重量轻,固定可靠,相对于已有方案在振动耐久性能上更优;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盒内部元器件落入电机内部的概率;对掉落的元器件进行收集,避免落入角落而被忽视,降低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高压线束挡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装配中,由于绕组引出线需要外接到控制器中,所以端盖上需要设计过孔,这样电机内部就可以和外部连通;同时接线盒内部需要安装固定的元器件体积比较小,数量也比较多,操作过程有几率掉入电机内部。随着集成度提高,端盖部位的空间越来越小,操作困难,小零件更容易掉落进入电机内部。由于电机内部转子有磁性,金属元器件调入后被吸附,很难取出,同时空间较小,也难以确定掉落位置。
现有技术方案是在出口处增加挡板,防止螺钉或者其他小型元器件掉入。一种是接线座上延伸出一部分结构,将线束周围空隙堵住,一种是单独设计一个薄板穿套在线束上;第一种结构会导致接线座体积过大,电机长期运行震动时存在隐患,同时也限制了线束的安装空间,线束安装时困难;第二种薄板本身安装时容易断裂,同时穿线操作复杂,同时长期运行容易割伤到线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高压线束挡板结构,便于安装操作和降低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高压线束挡板结构,包括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侧边设有若干挡筋,所述挡筋与固定安装板之间倾斜一定角度,电机绕组引出线分别从各挡筋之间的间隙引出。
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板上设有两个固定孔,通过螺钉紧固在电机端盖内侧,挡筋的端部设有辅助定位孔,通过辅助定位孔固定在电机内部的加强筋上。
优选的,所述线束挡板与端盖之间间隙、线束挡板的各挡筋之间的最大间隙,均小于接线盒内部元器件的最小尺寸。
优选的,对于接线盒内部存在元器件尺寸小于绕组引出线线径的,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在挡筋之间间隙填充硅橡胶。
优选的,所述线束挡板与电机内的接线座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各挡筋端部的辅助定位孔与电机内部的加强筋通过插销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材料少,重量轻,固定可靠,相对于已有方案在振动耐久性能上更优;
2、本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接线盒内部元器件落入电机内部的概率;
3、本方案可以对掉落的元器件进行收集,避免落入角落而被忽视,降低风险。
4、本方案线束挡板可以与接线座做成一体成型,这样只需要一次安装,且不需要考虑零件之间的安装空间间隙,减少了材料和体积,从而提高内部结构的集成度,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高压线束挡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高压线束挡板结构在电机内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8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