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合铝节能降耗喷雾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0220.7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0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泉军;毛勇刚;周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门捷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8 | 分类号: | B01D1/18;B01D1/30 |
代理公司: | 11588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春雷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坊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干燥塔 聚合铝 旋风分离器 尾气出口 浓缩塔 风管 水管 喷雾干燥系统 本实用新型 节能降耗 液体池 二级除尘系统 节能效果好 能量利用率 干燥能耗 喷雾干燥 热风系统 入口连接 雾化装置 物料出口 运输成本 氯化铝 收率 堆积 尾气 残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铝节能降耗喷雾干燥系统,涉及聚合铝喷雾干燥技术领域,包括喷雾干燥塔,喷雾干燥塔上设有热风系统,喷雾干燥塔的雾化装置通过第一水管与液体池连接,喷雾干燥塔的尾气出口通过第一风管与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旋风分离器的物料出口通过第二风管与喷雾干燥塔的下部连接,旋风分离器的尾气出口通过第三风管与浓缩塔连接,浓缩塔的尾气出口与二级除尘系统连接,浓缩塔和液体池之间设有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合铝节能降耗喷雾干燥系统能量利用率高,干燥能耗降低20%以上,节能效果好,同时尾气中氯化铝残留少,聚合铝收率高,制得的聚合铝堆积密度大,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铝喷雾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铝节能降耗喷雾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聚合氯化铝又简称聚合铝,别称碱式聚合氯化铝,根据干燥的不同分为喷雾干燥和滚筒干燥类,是较好的净水剂,易溶于水,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在水解过程中伴随电化学、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变化,从而达到净化目的,性能优于氯化铝和硫酸铝等产品。
在现有聚合铝喷雾干燥生产过程中,都会排放出高温尾气,并且其中还含有部分微粉物料,一般都是用水喷淋吸收后再用碱吸收送污水处理,更麻烦的是,碱洗后的沉淀还需要停机进行人工清洗,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影响整个喷雾干燥系统;同时高温尾气含有较高的热量,排放后造成一定的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合铝节能降耗喷雾干燥系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聚合铝干燥能量浪费高、尾气处理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聚合铝节能降耗喷雾干燥系统,包括喷雾干燥塔,所述喷雾干燥塔上设有热风系统,所述喷雾干燥塔的雾化装置通过第一水管与液体池连接,所述喷雾干燥塔的尾气出口通过第一风管与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物料出口通过第二风管与所述喷雾干燥塔的下部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尾气出口通过第三风管与浓缩塔连接,所述浓缩塔的尾气出口与二级除尘系统连接,所述浓缩塔和所述液体池之间设有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设有第一输水泵,所述第二水管上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三水管上设有第三送水泵,所述第二风管上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部;所述浓缩塔的外部设有第一循环泵。
具体的,所述热风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送风机、配风箱和热风炉,所述热风炉的出风口与所述喷雾干燥塔连通。
具体的,所述二级除尘系统包括两个相串联的水喷淋除尘系统,两个所述水喷淋除尘系统之间设有第三风机。
具体的,所述水喷淋除尘系统的外部设有液体循环泵。
具体的,所述喷雾干燥塔的底部设有二次旋风分离料斗,所述二次旋风分离料斗包括相连接的圆柱形的上料斗壁和倒锥形的下料斗壁。
采用了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合铝节能降耗喷雾干燥系统喷雾干燥塔的尾气出口连接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对喷雾干燥塔的尾气内的粉尘分离后在通过第二风机送入喷雾干燥塔的下部,只需在喷雾干燥塔的下部对物料进行收集即可,省时省力,同时由于旋风分离器底部的聚合铝粉末粒径较小,进入喷雾干燥塔下部后可对周围颗粒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提高粉末的堆积密度;旋风分离器的尾气出口与浓缩塔连通,可充分利用从喷雾干燥塔内出来的热气,提供能量利用率,同时可将旋风分离器的尾气内残留的聚合铝进行收集,提高物料利用率;浓缩塔的尾气出口连接二级除尘系统,可对浓缩塔的尾气内残留的聚合铝进行收集;浓缩塔的外部设第一循环泵,提供浓缩效果。
由于二级除尘系统为两个相串联的水喷淋除尘系统,水喷淋除尘系统的外部设液体循环泵,对聚合铝粉尘的吸收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门捷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潍坊门捷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0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