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4716.1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6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强;张为国;张之胜;熊欣;邓晓洲;熊利寒;史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12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组件 注入组件 过滤组件 接收控制指令 本实用新型 待分离物 细胞分离 微流控 第一位置 传统的 过滤 驱动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机,该微流控细胞分离机包括驱动组件、注入组件和分离过滤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接收控制指令,可在两相反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当所述驱动组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使所述注入组件开始向所述分离过滤组件注入待分离物。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接收控制指令,驱动注入组件,使注入组件在向分离过滤组件注入待分离物。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过滤,减少了操作时间与工作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批量过滤肿瘤细胞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机。
背景技术
近些年,人们得癌症的几率越来越高,而在医院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另外随着实验室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实验室开展癌细胞相关的实验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现有的实验条件,细胞过滤往往通过手工进行,操作时间长,单次完成过滤数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装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机,该微流控细胞分离机包括驱动组件、注入组件和分离过滤组件;所述驱动组件接收控制指令,可在两相反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当所述驱动组件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使所述注入组件开始向所述分离过滤组件注入待分离物。
可选地,该微流控细胞分离机还包括用于收集分离过滤组件产生的废液的废液收集容器。
可选地,该微流控细胞分离机还包括壳体,所述驱动组件、注入组件和分离过滤组件设置于壳体内且被固定于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联轴器、直线模组和推板;所述电机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直线模组连接,所述直线模组的端部与所述推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注入组件包括支撑部和至少一注入部;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至少一注入部穿过所述支撑部并卡合于所述支撑部上。
可选地,所述注入部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通道,所述固定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所述活动部可在第一通道内沿所述第一通道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的末端设置有具有第二通道的出口段,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
可选地,所述分离过滤组件包括与所述注入部数量相同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上盖、过滤器下盖和过滤芯片,所述过滤器上盖与所述第二通道相通,所述过滤器下盖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废液收集容器相通,所述过滤器上盖与所述过滤器下盖形成一密封腔体,所述过滤芯片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分离过滤组件还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接收外部控制指令,驱动注入组件,使注入组件在向分离过滤组件注入待分离物。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过滤,减少了操作时间与工作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机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机中的注主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流控细胞分离机中的过滤器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4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圆盘的出入曲和松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振荡培养箱的新型开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