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顶盖结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8749.3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3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娅;庄惠敏;李凤东;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德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后横梁 顶盖外板 车辆顶盖 加强板 空腔 本实用新型 车辆行驶 噪声污染 整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顶盖结构和车辆,其中车辆顶盖结构包括:顶盖后横梁、顶盖外板和顶盖后横梁加强板。所述顶盖后横梁与所述顶盖外板固定,且在二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连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与所述顶盖外板之间。该车辆顶盖结构通过在顶盖后横梁与顶盖外板之间连接顶盖后横梁加强板,以提升顶盖后横梁的设置强度及稳定性,避免因车辆行驶引起其振动,而造成的噪声污染,进而可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顶盖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动力总成和路面振动分别通过悬置和悬架传递到车身钣金件上,钣金件振动和车内声腔的耦合,传递到车内乘员耳旁,形成车内结构噪声,在这其中,顶盖后横梁是车身距离人耳响应部位最近的车内大板件结构,其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顶盖结构,该车辆顶盖结构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较好,可有效避免其发生震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辆顶盖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顶盖结构,包括:顶盖后横梁和顶盖外板,所述顶盖后横梁与所述顶盖外板固定,且在二者之间形成空腔;顶盖后横梁加强板,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连接在所述顶盖后横梁与所述顶盖外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顶盖结构,该车辆顶盖结构通过在顶盖后横梁与顶盖外板之间连接顶盖后横梁加强板,以提升顶盖后横梁的设置强度及稳定性,避免因车辆行驶引起顶盖后横梁振动。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后横梁加强板包括:第一固定边、第二固定边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边与所述第二固定边之间的加强板本体,所述第一固定边适于与所述顶盖后横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外板包括:顶盖外板本体和顶盖外板边梁,所述顶盖后横梁、所述第二固定边与所述顶盖外板边梁三者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外板本体与所述加强板本体胶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外板本体上设置有多条第一胶槽,所述第一胶槽内填充有密封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固定边固定的所述顶盖后横梁的一侧边设置有多个第二胶槽,所述第二胶槽内填充有密封胶,所述顶盖后横梁适于与所述顶盖外板本体胶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边中间开设有避让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避让凹槽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顶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顶盖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顶盖结构100,顶盖后横梁1,顶盖外板2,顶盖后横梁加强板3,第一固定边31,第二固定边32,加强板本体33,顶盖外板本体21,顶盖外板边梁22,第一胶槽311,第二胶槽11,避让凹槽312,加强筋312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8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立柱空腔结构加强装置
- 下一篇:顶盖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