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9177.0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5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陆忠豪;陆燕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华鼎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68 | 分类号: | B28B21/68;B28B13/02;B28B17/00 |
代理公司: | 11711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英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24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喂料道 喂料斗 搅拌机 钢筋笼加工区 离心混凝土桩 出桩车道 管模输送 喂料机构 钢筋笼堆放区 本实用新型 起重机设备 上模清理区 生产效率 输送装置 往返移动 依次相连 制造系统 拆模区 废水池 合模区 控制管 控制室 离心区 养护池 张拉区 半模 混凝土 释放 移动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涉及离心混凝土桩制造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室以及依次相连的钢筋笼加工区、钢筋笼堆放区、出桩车道、拆模区、养护池、上模清理区、离心区、张拉区、合模区以及喂料机构,钢筋笼加工区与出桩车道之间设置有起重机设备,搅拌机与废水池连接;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斗、管模输送装置和喂料道,喂料斗与搅拌机连接,喂料斗设置在喂料道一侧的上方,管模输送装置沿喂料道移动。使用该系统时,操作人员能够同时控制管模输送装置沿着喂料道往返移动,以及搅拌机和喂料斗工作以向下半模上释放混凝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混凝土桩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包括控制室以及依次相连的钢筋笼加工区、出桩车道、拆模区、上模清理区、离心区和张拉区以及合模区,所述张拉区连接有喂料道、喂料道连接有喂料斗,喂料斗、摆渡车、搅拌机和废水池依次连接,所述离心区与搅拌机之间设置有余浆回收装置。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喂料斗与搅拌机不直接相连,需要摆渡车从搅拌机运送混凝土至喂料斗,再由管模输送装置将管模移动至喂料斗下实现喂料。该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摆渡车从搅拌机运送混凝土至喂料斗时,会占用一定的厂房空间,工艺相对复杂,生成效率低,并且利用摆渡车装卸混凝土及运送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掉落在地面上,特别难以清理。
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包括控制室以及依次相连的钢筋笼加工区、钢筋笼堆放区、出桩车道、拆模区、养护池、上模清理区、离心区、张拉区、合模区以及喂料机构,所述钢筋笼加工区与出桩车道之间设置有起重机设备,搅拌机与废水池连接;所述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斗、管模输送装置和喂料道,所述喂料斗与搅拌机连接,所述喂料斗设置在所述喂料道一侧的上方,所述管模输送装置沿所述喂料道移动。
优选地,每个所述搅拌机与多个喂料斗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模输送装置的上表面包括位于其中部的支撑部和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并向外延伸的承接槽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具有下凹的支撑顶面。
优选地,所述管模输送装置包括驱动元件和传动轮,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喂料道包括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的传动条,所述传动条沿着所述管模输送装置的行进方向延伸。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模清理区与所述离心区之间的倒浆水槽,所述倒浆水槽通过余浆导流槽与余浆池连接。
优选地,所述倒浆水槽倾斜设置,所述倒浆水槽向所述余浆导流槽侧倾斜。
优选地,所述余浆池设置于车间外。
优选地,所述余浆导流槽设置在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搅拌机为立轴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由于操作人员能够在控制管模输送装置沿着喂料道往返移动的同时,控制搅拌机和喂料斗工作以向下半模上放置混凝土。因此一个工人可以实现同时控制管模输送装置以及喂料斗工作,减少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搅拌机与喂料斗直接连接,不需要摆渡车从搅拌机运送混凝土,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并且避免了混凝土掉在地面上难以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华鼎管桩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华鼎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9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