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注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0330.1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9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雄;王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科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20;A61M5/31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8114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泵 注射泵 动力输入 电机 离合机构 驱动装置 输注泵 驱动 本实用新型 降低设备 空间占用 设备功能 生产成本 拓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注泵,包括输液泵和注射泵,以及与所述输液泵和注射泵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机两侧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电机的驱动部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或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离或结合的离合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注射泵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输液泵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以此结构设计的输注泵,能够通过离合机构的设置,实现电机的驱动部与第一传动机构或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离或结合,继而实现注射泵或输液泵的工作,从而有效降低设备生产成本及空间占用,继而有效拓展设备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注泵。
背景技术
在医疗行业,对病人进行注射或输液过程中,注射泵和输液泵被广泛的应用,但现有技术的注射泵和输液泵由于各自独立设置,两者都单独设置一个电机,因此使得购置设备成本较高,在使用时,也比较占用空间,无法做到一机多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注泵,该输注泵结构紧凑,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一机两用,进而有效降低设备购置成本及其空间占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注泵,包括输液泵和注射泵,以及与所述输液泵和注射泵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机两侧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电机的驱动部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或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离或结合的离合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注射泵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输液泵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
其中,还包括用于架设所述输液泵、注射泵及所述驱动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方。
其中,所述注射泵包括水平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丝杆、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滑块、设置于所述丝杆一端的注射泵齿轮组、以及设置于所述丝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紧固的传动杆,所述注射泵齿轮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相啮合。
其中,所述传动杆的末端外露于所述壳体,且所述传动杆的末端通过连接件与架设于所述壳体的注射器相连接。
其中,所述输液泵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紧固,所述输液泵的另一侧壁的下底面与所述二支撑板的顶面紧固。
其中,所述输液泵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输液泵齿轮组,所述输液泵齿轮组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相啮合。
其中,所述电机的相对两侧均外露有电机驱动轴,所述电机驱动轴的外周面沿所述电机驱动轴的长度方向周向设置有多条定位滑槽。
其中,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电机驱动轴的两个传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沿对应的所述电机驱动轴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拨杆组件,所述两个传动件均设置为摩擦片或斜齿轮。
其中,所述拨杆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斜齿轮或所述电机驱动轴的滑套、一端径向卡设于所述滑套外周面的卡槽内的拨叉、穿设于所述拨叉另一端用于推拉所述拨叉沿所述电机驱动轴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推拉杆。
其中,所述推拉杆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壁,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卡合,所述推拉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拨叉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科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科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0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泵用连接口防撞机构
- 下一篇:一种驱动装置位置可调的输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