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缩短长度的伺服电机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0480.2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2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菱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20 | 分类号: | H02K11/20;H02K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俞磊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端部 电机定子 凹缘面 编码器 后盖 连接固定 连接结构 密封腔体 伺服电机 凸缘面 端盖 弧面 止口 灌封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 编码器安装 第二螺孔 第一螺孔 连接端面 螺钉 凹缘 缩进 凸起 凸缘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缩短长度的伺服电机连接结构,包括电机定子、绝缘端部、端盖、后盖和编码器;在所述电机定子上设有第一止口,绝缘端部通过第二止口与电机定子连接,电机定子的内部通过灌封环氧树脂固定绝缘端部;绝缘端部的一面设为凸缘面,在所述凸缘面上设有过孔,绝缘端部另一面设为凹缘面,在所述凹缘面上设有第一螺孔;端盖通过第一螺钉穿过过孔与位于电机定子连接固定;凸缘面与连接端面均为向电机定子凸起的弧面,两弧面之间的间隙为0.5mm;在绝缘端部凹缘面内设有若干第二螺孔,编码器安装在绝缘端部的凹缘面内,编码器的端面缩进于凹缘面内;后盖孔与绝缘端部的凹缘面连接固定构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将所述编码器包裹在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缩短长度的伺服电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伺服电机是工业控制的执行层,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零部件,目前国内伺服电机有很多难点没有被解决,其中之一是外形长,功率密度低,影响在终端智能设备的安装应用以及设备的性能发挥,尤其是多关节机器人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缩短长度的伺服电机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缩短长度的伺服电机连接结构,包括电机定子、绝缘端部、端盖、后盖和编码器;
在所述电机定子的开口端设有第一止口,且通过第一止口与绝缘端部连接,所述绝缘端部的内端面设为与电机定子连接的定位端面,在定位端面上设有与第一止口配合的第二止口,绝缘端部贴近电机定子内的PCB,电机定子的内部通过灌封环氧树脂固定绝缘端部;
所述绝缘端部的外端面设为与端盖连接的连接端面,所述端盖的一面设为凸缘面,在所述凸缘面上设有过孔,端盖另一面设为凹缘面,在所述凹缘面上设有第一螺孔;端盖通过第一螺钉穿过过孔与位于电机定子连接固定;所述凸缘面与连接端面均为向电机定子凸起的弧面,两弧面之间的间隙为0.5mm;
在所述绝缘端部凹缘面内设有若干第二螺孔,编码器通过第二螺钉配合第二螺孔安装在绝缘端部的凹缘面内,编码器的端面缩进于凹缘面内;
所述后盖通过第三螺钉配合第一螺孔与绝缘端部的凹缘面连接固定,后盖与绝缘端部的凹缘面构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将所述编码器包裹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配合电机的高效磁路和高槽满率的设计、薄型编码器的应用,可减小伺服电机的长度,降短比率约3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电机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定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端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定子和绝缘端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盖的凸缘面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盖的凹缘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凸缘面与连接端面构成的间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缩短长度的伺服电机连接结构,包括电机定子(a)、绝缘端部(b)、端盖(c)、后盖(d)和编码器(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菱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菱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0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