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对打环机的上杆和下杆进行拆卸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1588.3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8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涛;伍道群;梁双浒;徐红泉;俞凤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李向楠;刘毅峰 |
地址: | 35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拆卸 物件 底座 定位孔 工装 杆体 环机 上杆 下杆 螺纹套 相交 本实用新型 中心线垂直 轴线垂直 插销 外露 工作台 侧壁 杆头 装配 穿过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对打环机的上杆和下杆进行拆卸的工装,所述打环机的上杆和下杆两种待拆卸物件均由杆体和杆头采用螺纹套对接而成,所述工装包括能够固定于地面或工作台面上的底座,底座内开设一供待拆卸物件活动插入的通孔,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中心线与通孔的中心线垂直且相交,杆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中心线与杆体的轴线垂直且相交,装配时,待拆卸物件贯穿通孔设置,一插销依次穿过底座的定位孔、待拆卸物件的通孔设置,且待拆卸物件的螺纹套外露于底座的端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对打环机的上杆和下杆进行拆卸的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环机包括模套,模套内设置有上下对齐的上杆和下杆,工作时,上杆与下杆上下挤压将模套内的正极混料压制成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烘干后就形成了电池正极环。所述上杆包括上下对接设置的圆柱形上主体和圆筒形上杆头,上主体与上杆头之间通过外设第一螺纹套实现对接,上主体的与上杆头对接的一端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螺纹套嵌置槽,上主体的外径=第一螺纹套的外径>上杆头的外径,且上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销孔,第一销孔的中心线与上杆的轴线垂直且相交;下杆包括上下对接设置的下主体和下杆头,下主体与下杆头之间也通过外设第二螺纹套实现对接,下主体的与下杆头对接的一端外周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螺纹套嵌置槽,下主体的外径=第二螺纹套的外径>下杆头的外径,且下主体上开设有第二销孔,第二销孔的中心线与下杆的轴线垂直且相交。
对于现有的打环机来说,上杆头和下杆头是最易受力损坏的,当上杆头或下杆头发生严重损坏影响打环质量时,需要从上主体上拆下第一螺纹套和上杆头或从下主体上拆下第二螺纹套和下杆头,而长期的使用使得螺纹套与连接件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由于连接件(即上主体和上杆头,或下主体和下杆头)均为圆柱结构,在旋转螺纹套时,握紧连接件的手容易打滑,因此,拆卸上杆或下杆的难度很大。因此,开发一种利于拆卸上杆或下杆的工装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对打环机的上杆和下杆进行拆卸的工装。
一种用于对打环机的上杆和下杆进行拆卸的工装,所述打环机的上杆和下杆两种待拆卸物件均由杆体和杆头采用螺纹套对接而成,所述工装包括能够固定于地面或工作台面上的底座,底座内开设一供待拆卸物件活动插入的通孔,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中心线与通孔的中心线垂直且相交,杆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中心线与杆体的轴线垂直且相交,装配时,待拆卸物件贯穿通孔设置,一插销依次穿过底座的定位孔、待拆卸物件的通孔设置,且待拆卸物件的螺纹套外露于底座的端口。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先将底座固定于地面或工作台面上,然后,将待拆卸物件(即打环机的上杆或下杆)贯穿通孔设置,插销依次穿过底座的定位孔、待拆卸物件的通孔,此时,待拆卸物件的杆体固定于底座的通孔内,同时,待拆卸物件的螺纹套外露于底座的端口,方便从待拆卸物件上旋下螺纹套,对待拆卸物件进行拆卸。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凸沿,凸沿上均开设有用于将底座锁紧于地面或工作台面上的锁紧孔。
优选的,与定位孔相对立的通孔内侧壁上沿通孔的轴向方向开设有条形限位槽,这样的设计使得装配时插销依次穿过底座的定位孔、待拆卸物件的通孔,其插销的前端嵌置于限位槽内,待拆卸物件的杆体的固定更牢靠。
优选的,当待拆卸物件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结构时,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还沿通孔的轴向方向开设有供待拆卸物件的侧壁上的凸起结构活动插入的条形槽体。此时,条形槽体既起到让位作用,同时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对打环机的上杆和下杆进行拆卸的工装在拆卸上杆时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对打环机的上杆和下杆进行拆卸的工装在拆卸下杆时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1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轮滑动辊道
- 下一篇:用于耐高温透气砖透气芯拉出装置